江村经济

江村经济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费孝通(1910-2005),江苏吴江(今苏州市吴江区)人,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第七、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1928年考入东吴大学医预科,1938年获得伦敦大学经济政治学院博士学位,1944年加入民盟,1981年接受英国人类学会颁发的该年度赫胥黎奖章,1982年被选为伦敦大学经济政治学院院士,1988年获联合国大英百科全书奖。著有《江村经济》《乡土中国》《生育制度》《美国人的性格》等。其中《江村经济》一书被其博士生导师马林诺夫斯基誉为“人类学实地调查和理论工作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成为人类学界的经典之作。

出版者: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作者:费孝通
出品人:
页数:309
译者:
出版时间:2018-8
价格:59
装帧:
isbn号码:9787559619013
丛书系列:费孝通先生经典作品(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图书标签:
  • 费孝通 
  • 中国 
  • 社会学 
  • 乡村 
  • 社科 
  • 民国 
  • 人类学 
  • 豆瓣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江村经济》是费孝通1938年在英国伦敦大学学习时撰写的博士论文,论文的依据是作者在江苏省吴江县开弦弓村(今属苏州市吴江区七都镇)的调查资料,初以英文发表,题为《开弦弓,一个中国农村的经济生活》。1939年在英国出版,书名为《中国农民的生活》。作者将开弦弓取名为江村。作者对开弦弓村的地理环境、村民的家庭结构、经济生产方式、财产分配与继承等进行了详细的描述,旨在通过一种人类学的描绘展现我国传统农村社会的深层结构和功能。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写在前面:如果一个男人写一本书来思念自己的妻子,在我看来这是一件非常浪漫的事,就像是唐家三少讴歌出《为了你,我愿意热爱整个世界》,1935年秋,费孝通同妻子王同蕙前往广西大瑶山,为了救自己,不幸身亡。第二年开春,便前往姐姐所居住的开弦弓村做了一次细致的田野调查...  

评分

农村与农民的昨天 第一个意识到农民可以是一股强大武装力量的,并不是无产阶级政党以及它的领导者。 在中国,即便是在今天,农民作为与土地关系最密切的生产者,极为辛劳地供养着这个社会,同时也承受着最大的生存压力与生存风险。而当这种压力与风险超过他们能够承受的极限...  

评分

社会学本科,李强老师城市社会学课程读书笔记。欢迎讨论。 工业化历史中的中国乡村 ——读费孝通《江村经济》 费老的《江村经济》已经成为中国社会学史中的名著,最初脱胎于作者于1936年7-8月在江苏省开弦弓村的参与观察留下的记录。作者通过自己的观察描绘了一个典型中国江...  

评分

1936年夏,一位刚从清华毕业的年轻人在太湖边的一个普通中国农村住了下来。一个月后前往英国求学,在上海到威尼斯的邮轮上他写下了这篇论文的第一行字“献给我的妻子王同惠”。涛涛海浪和对半年前大瑶山调查中牺牲的前妻的思念见证了《江村经济》的诞生。这个年轻人叫费孝通,...  

评分

婚事从简? 改革开放初期,随着农村经济的飞速发展,大操大办一度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相声演员们还专门拍过一部电影来讽刺这种风气。我一直以为这是中国农村的传统陋习,现在看来,问题并非这样简单。 费孝通观察到,在协商婚事时,女方会提出极高的彩礼要求,而男方则...  

用户评价

评分

费佬受马林诺夫斯基方法论影响比较大。写了江村社会,和重返江村。 很好。突然发现我竟然哲学脑到这个地步,社科果然是把他者作为他者,冷静地材料式地对待和分析。 结构功能主义哇。我还是去看看文学人类学8

评分

这一版有重返江村的三篇文章,记录五十年代和八十年代的江村,主要是农业和手工业发展的情况。

评分

永远搞不懂的土地制度我得好好看看了

评分

对游戏本身一无所知,就不能理解游戏的规则。

评分

开弦弓村的一些生活方式,与我的老家颇为相近,让我想起了小时候摘蚕茧(我们那叫摘蚕果子)、割羊草的经历。最近读到一则开弦弓村的报道,据说蚕丝业在当地已经消失,反倒是临近的震泽镇,把蚕丝业做出了大文章。开弦弓村开始引导发展民宿业、蚕桑体验等游乐项目,乡村的经济结构已然发生了改变。同样的变化也在我的老家酝酿,乡村本身就是一本厚重的书,在这里,可以读懂行进中的中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