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知识重建

中国的知识重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郑永年(1962—),浙江省余姚人。中国政治、社会问题与国际关系专家,现任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国际中国研究杂志》(国际社会科学核心期刊)和《东亚政策》主编,罗特里奇出版社《中国政策丛书》主编和世界科技书局《当代中国研究丛书》共同主编。历任北京大学政治与行政管理系助教、讲师,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研究员、资深研究员,英国诺丁汉大学中国政策研究所教授和研究主任。先后获得美国社会科学研究会麦克阿瑟基金会(1995-1997)和美国麦克阿瑟基金会(2003-2005)研究基金。主要从事中国内部转型及其外部关系研究。其主要兴趣和研究领域为民族主义与国际关系;国际和东亚地区安全;中国的外交政策;全球化、国家制度和社会转型;社会运动与民主化;中国政治与中央地方关系。

出版者:东方出版社
作者:郑永年
出品人:
页数:272
译者:
出版时间:2018-3
价格:38.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20700207
丛书系列:郑永年论中国
图书标签:
  • 郑永年 
  • 解读中国 
  • 社会科学 
  • 中国问题 
  • 读之如饮美酒 
  • 中国 
  • 时评 
  • 试读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本书是中国问题研究专家郑永年教授十年来关于中国知识重建研究的集大成之作,收录了作者在专栏已发布的文章以及访谈录。

现实地看,改革开放以来,尽管中国国门大开,中外之间有越来越多的交往,但是中国和世界之间对很多问题的看法的分歧则越来越大。很多人在谴责西方世界的偏见。但向世界说明中国当是中国人自己的任务。中国缺少一个能够向外在世界解释自己的知识体系。长期以来,中国知识界的各个阶层和群体,一直在借用他人的概念和理论来解释自己,结果不仅不能解释自己,反而曲解了自己。这需要知识分子也即知识的生产者思考西方的知识体系是如何产生的,我们自己如何能够生产自己的知识体系。从更高层次来说,任何一个文明的核心就是知识体系,也就是说,中国文明复兴的关键就是中国知识体系的创造。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个集子关切的是中国的文化软力量问题。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郑永年论中国”系列共三册,分别为《中国的文明复兴》《中国的知识重建》《中国通往海洋文明之路》,东方出版社2018年3月第一版,最近连着看完前两册。 郑永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后到美国留学,目前任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作为国内接受硕士教育,赴美国攻读博士,目...

评分

“郑永年论中国”系列共三册,分别为《中国的文明复兴》《中国的知识重建》《中国通往海洋文明之路》,东方出版社2018年3月第一版,最近连着看完前两册。 郑永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后到美国留学,目前任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作为国内接受硕士教育,赴美国攻读博士,目...

评分

“郑永年论中国”系列共三册,分别为《中国的文明复兴》《中国的知识重建》《中国通往海洋文明之路》,东方出版社2018年3月第一版,最近连着看完前两册。 郑永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后到美国留学,目前任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作为国内接受硕士教育,赴美国攻读博士,目...

评分

“郑永年论中国”系列共三册,分别为《中国的文明复兴》《中国的知识重建》《中国通往海洋文明之路》,东方出版社2018年3月第一版,最近连着看完前两册。 郑永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后到美国留学,目前任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作为国内接受硕士教育,赴美国攻读博士,目...

评分

“郑永年论中国”系列共三册,分别为《中国的文明复兴》《中国的知识重建》《中国通往海洋文明之路》,东方出版社2018年3月第一版,最近连着看完前两册。 郑永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后到美国留学,目前任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作为国内接受硕士教育,赴美国攻读博士,目...

用户评价

评分

中国的知识分子是“依附型”,这点太受启发。知识、政府、权力的边界一定要分清。整体把问题剖析得不错,可是具体怎么干,怕是一个很难的过程啊。

评分

提出了好问题,但是给出的回答有点平淡……特别是关于高校行政级别那块,总感觉拿着中国护照的郑老师有点外宾味儿23333

评分

本书对中国的知识体系建设进行了简单的分析,理清了知识重建的思路。特别是对中国教育改革、社科知识的产生运用、知识与权力的关系等问题的分析还是很有见地的,读后深受启发。

评分

真正的深入浅出,没有大筹谋和宏观把握无法完成这部著作。佩服!

评分

8.5当代中国知识的困境在于我们对自身,对当代的中国无法解释,并对解释自身漠不关心。我们无法去解释世界,却拼命想去改造世界。知识要么成为维护权的工具,要么沦为商业的附庸。只有当我们的知识真的能从本土出发,生长起来去解释当下的中国,才能指导我们以对的方式去改造中国,找到一条属于我们自己的路,仍然道阻且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