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罗•鲍尔斯(Paul Bowles,1910—1999)
美国传奇作家、翻译家、作曲家。一生只创作过四部长篇小说,却被视为20世纪美国极具代表性的作家,《时代周刊》称他是那个年代独一无二的作家。2002年,其作品由美国著名非营利性出版机构美国文库收录出版,成为传世经典。
◆鲍尔斯深受存在主义文学影响,曾翻译过萨特、博尔赫斯等作家的作品,美国评论界称:“没有哪位作家能像鲍尔斯那样对存在主义哲学作出这样全面的阐释。”
◆鲍尔斯与艾伦•金斯堡、威廉•巴勒斯等垮掉的一代作家相交甚笃,评论界也将他视为垮掉的一代,但他本人却否认。
◆1929年,鲍尔斯辍学前往巴黎学习音乐创作,随后为田纳西‧威廉斯、奥森‧威尔斯等著名剧作家、导演作曲,迅速成为美国当代著名作曲家之一。
◆1947年,鲍尔斯移居摩洛哥丹吉尔,并在此居住了52年,一直到去世。丹吉尔也因为鲍尔斯,吸引众多艺术家前往,成为文学圣地。
◆《遮蔽的天空》是鲍尔斯的长篇小说处女作,出版后即连续10周登上《纽约时报》畅销榜,在美国平装版首印就多达20万册,两个月内加印三次。
◆1990年,《遮蔽的天空》由贝托鲁奇改编成同名电影,获金球奖、英国电影学院奖等多项大奖。鲍尔斯本人亦有出色演出。
◆2017年,坂本龙一因为太爱这本书,甚至将鲍尔斯在电影中朗读书中精彩段落的原声编进了自己新专辑中的一首歌曲《Fullmoon》。
《遮蔽的天空》讲述了我们一生中会遇到的绝大多数问题:爱情、婚姻、旅行、死亡、存在价值、人生意义……意识到人生虚无的人,比任何人都更渴望真实地活着。
二战结束后,三个美国知识分子前往非洲撒哈拉旅行。波特和姬特结婚12年后彼此疏远,渴望通过这次旅行来恢复感情。然而他们在空旷浩 渺的沙漠中,逐渐迷失了自己,两人更加疏远。在死亡降临时,他们才真正面对彼此,发现每个人的生命都极其有限,但为时已晚,过于触碰虚无的他们注定要在沙漠里永远流浪下去……
—————————————
◆蒙尘70年的世纪文学经典!数次被出版社退稿,几度绝版。
◆美国文学史上罕有的同时入选两大文学榜单的经典著作:兰登书屋现代文库20世纪 100部伟大英语小说;《时代周刊》1923年以来100部伟大英语小说。
◆与《局外人》《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一起并列为存在主义文学经典。
◆1949年首先在英国出版,随后在美国出版,出版后连续10周登上《纽约时报》畅销榜,在美国平装版首印就多达20万册,两个月内加印三次,但此后却几度绝版。
◆1990年,《遮蔽的天空》由贝托鲁奇(《末代皇帝》)改编成电影,获金球奖、英国电影学院奖等多项大奖。鲍尔斯本人亦有出色演出。
◆2017年,坂本龙一因为太爱这本书,甚至将鲍尔斯在电影中朗读书中精彩段落的原声编进了自己新专辑中的一首歌曲《Fullmoon》。
◆经典中的经典!田纳西•威廉斯、威廉•巴勒斯、安东尼•伯吉斯、诺曼•梅勒、贝托鲁奇、坂本龙一、詹妮弗•康纳利等著名作家、导演、作曲家、演员联袂推荐的人生之书。
—————————————
◆鲍尔斯现象的崛起是当今文坛发出的又一个全新的声音。他的创作主题无疑是纯正的,而且具有开拓性。 ——诺曼•梅勒(美国著名作家,普利策奖得主)
◆这本书显示了一位天才的成熟与老练,这种写作我只在加缪、萨特这些作家的作品中见到过。——田纳西•威廉斯(美国著名作家,普利策奖得主)
◆保罗•鲍尔斯的《遮蔽的天空》,是二十世纪富有原创性和想象力的小说。鲍尔斯以持续不断的杰作证明了自己不愧为实至名归的文学艺术家。——托拜厄斯•沃尔夫(美国著名短篇小说家,福克纳笔会奖得主)
◆《遮蔽的天空》是一部充满哲思的伟大小说,一个非常现代的冒险故事。——贝纳尔多•贝托鲁奇(意大利著名导演、奥斯卡奖得主)
◆保罗•鲍尔斯已经去世,但他是20世纪美国的伟大作家。《遮蔽的天空》让我非常震撼。——坂本龙一(日本著名作曲家,奥斯卡奖得主)
◆保罗•鲍尔斯的写作如此非凡,如此特别,以一种优美的方式让人魂牵梦绕。——詹妮弗•康纳利(美国著名女演员、奥斯卡奖得主)
◆这本书远比二战以后大部分的英语小说都要好! ──《新共和》杂志
◆鲍尔斯的写作是一门艺术,在他状态好的时候,没有人是他的对手。 ——《时代周刊》
◆《遮蔽的天空》是二战后美国重要的小说之一,鲍尔斯接近于美国文学的中心。——《纽约时报》
◆鲍尔斯的小说非常适合那些渴望长大成人的读者。《遮蔽的天空》向我们展示了生活的惊骇之处,但也引导我们如何对待,不是用廉价的慰藉或者幸福的结局。 ——《独立报》
◆小说原著是如此的完美、深刻和独立,以至于它将电影排斥在外。贝托鲁奇展示的仅仅是表象,而一个没有看过原著的人会问这部电影究竟讲的什么。 ——《芝加哥太阳时报》
文/朱九渊 小时候,读过词人张先的一首词: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时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后世之人,多喜欢议论那“云破月来花弄影”之句,以...
评分 评分文/朱九渊 小时候,读过词人张先的一首词: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时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空记省。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明日落红应满径。 后世之人,多喜欢议论那“云破月来花弄影”之句,以...
评分这一切都和印象里“撒哈拉的故事”完全不一样。《遮蔽的天空》没能像给三毛“呈现它的美丽和温柔”那样,热烈拥抱流浪的灵魂,而更像熟悉又陌生地凝视着孤独的你我。 1. 异途的旅人 波特、姬特、特纳,三个美国人,古怪的旅行三人组。波特本来想用一场长途旅行挽回自己和妻子姬...
评分九年前看过同名电影,翻看当时的影评,发现自己当时是个游客,现在是个旅人。 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2117761/ “我觉得我们害怕的是同样的东西,害怕的理由也完全一样。我们都不曾找到全情投入生活的办法,我们孤悬在自身的价值之外,坚信自己只要再经历一次颠簸便...
刚看到推送过来,书评都是这两天刷的,我表示很不解!!
评分在他们的想象里,这天空不是澄澈的,它是一块硬邦邦的遮羞布。他们无法放松地观察天上的白云,而只能永远担忧着天空背后的黑洞。那个黑洞,就是他们的无意义感,他们的空虚,正如这本书的封面上所写“意识到人生虚无的人,比任何人都更渴望真实地活着”,这对夫妻带着隐隐的希望,让这场旅途填上那个虚无的黑洞,让他们的天空澄澈起来,让他们能真正地活着。
评分这本逃跑者的出离之书,向前可以联系到40年代初期的《麦田里的守望者》,以及更早的《太阳照常升起》(1926),后面接续的,是《在路上》(1957)以及垮掉一代文学。在形式和主题上,让我想到约瑟夫·康拉德《黑暗之心》。 所谓遮蔽的天空,是他们凝视着天空,怀疑天空背天空的幕布之后藏着什么。 后边的一些东西,也许只有黑暗,绝对的黑夜。 寻找意义,并丧失了意义,无法融入,唯有痛苦,才能够反衬存在感。 读者必须认识到生活(存在)恐怖的内核,因此阅读也需要勇气。
评分公路片永远是建立感情羁绊的最好方式。所谓遮蔽的天空,按照小说中的说法,天空是某种固体,替我们挡住了天空后面的一些东西。什么东西呢?黑暗,绝对的黑夜;马上叫人想起爱手艺的召唤:我们生活在我们无知的小岛上,切勿冒险扬帆远航——所以说起来,标题叫"流浪苍穹"也无不可。虽然不是科幻小说,但小说所带来的感知的拓展,简直以为自己多长了许多幻肢。
评分这本小说太赞了,真实的描摹出人的精神苦恼与人际间的隔膜,我尤其喜欢无解的结局。20180828-30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