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勛,福建長樂人,一九四七年生於西安,成長於颱灣。颱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係、藝術研究所畢業,一九七二年負笈法國巴黎大學藝術研究所。曾任《雄獅》美術月刊主編、東海大學美術係主任、《聯閤文學》社長。
多年來以文、以畫闡釋生活之美與生命之好。寫作小說、散文、詩、藝術史,以及美學論述作品等,深入淺齣引領人們進入美的殿堂,並多次舉辦畫展,深獲各界好評。著有散文《池上日記》《孤獨六講》《生活十講》《品味四講》《島嶼獨白》等;藝術論述《蔣勛談梵高:燃燒的靈魂》《蔣勛談莫奈:光的追隨者》等;小說《因為孤獨的緣故》。
“有時候覺得,風景其實是一種心事。”蔣勛細細說著,他與縱榖的緣分,朗讀他在縱榖寫下的詩。音頻全長50分鍾,縱榖的山、縱榖的雲、縱榖的風聲、水聲……都迫不及待想要告訴你。
山水自然,纔是永遠讀不完的詩句!
蔣勛接受颱灣好基金會邀請,開始在颱東的池上鄉擔任駐村藝術傢。他在縱榖找到一間老宿捨,在最簡單的生活條件下,開始寫作、畫畫。本書集結蔣勛一年多來的池上駐村文字、攝影創作。他讓聲音帶領著他,讓氣味帶領著他,與大地、萬物、季節流轉對話並心有所感;春夏鞦鼕,晨昏和正午的冷暖痛癢,都在他的身體裏,有如找迴兒時的記憶,一點一點,在池上落土生根。
“在長河和大山之間,聽著韆百種自然間的天籟,好像也就慢慢找迴瞭自己身體裏很深很深的聲音的記憶……。那麼多渴望,那麼多夢想,長長地流過曠野,流過稻田上空,流過星辰,像池上的雲,可以很高,也可以很低,低到貼近稻秧,在每一片秧苗上留下一粒一粒晶瑩的露水……。”
————————————————————————————————
※蔣勛睽違三年全新作品,集結文字、音聲、繪畫和攝影創作,簡素卻富有溫度的美學自然書寫。
※附贈珍貴有聲書:大地行走——蔣勛池上美學課,時長50分鍾,掃碼可聽。
※蔣勛親自題寫書名。
看一波微澜怎么漾开,听一串鸟鸣如何窜跃,嗅一朵花是否芬芳。你眼前的风景,由普通到不普通,其实只隔着一个是否复活感官力、感受力的你。——题记 撰文|墨华不冷 来源|头条号:墨华不冷 (本文已加入维权骑士版权保护计划) 我们读一些文学作品时,为何觉得它们文采黯淡、...
評分这是蒋勋先生在台湾东部的池上村落客居创作期间的日记。 他写大自然里的声音十分迷人,清早的鸟鸣,春天苦谏树开花的声音,夜里的蛙鸣,云瀑布的声音,风的声音,纯净天籁的美,更显都市喧闹的粗鄙。在闹市里阅读关于池上自然的文字,就是毛姆所讲的“一所随身携带的避难所”了...
評分我生长在洞庭湖平原,一个鱼米之乡。外婆家周边是大片大片的水稻田。我熟悉它们四季的颜色,从秧苗的嫩绿到生长的深绿,到成熟的金黄再到倒下时的黑褐。哪个时节都美。氤氲的雨季美,晴朗的天气下也美。什么天气都美。 稻田的美构成了我儿时对外婆家最直观的认知。这种美是在我...
評分《池上日记》是蒋勋受台湾好基金会邀请,在台东的池上乡担任驻村艺术家,在 纵谷时的所见所感。 这本书采用线装的,这样翻起来不怕掉胶,可以随便翻折。翻开第一页,入眼的是一片绿意洋洋的大地,接着是可以丰收的稻谷,透露着一股秋收的味道,热闹且有趣。 “有时候觉得,风景...
現代人脫離都市迴歸鄉村的類型,語言還行,有圖片,所以書的味道挺大的。不過這書要88!這是要上天啊!
评分颱灣纔是文化之光寶地。颱灣好基金會做的希望大傢認識島嶼農村的美係列!
评分不摺騰唐詩宋詞紅樓夢,迴歸自然開始田園小清新修行之旅的蔣勛老師寫得……依然不怎麼好看啊_(:з」∠)_
评分山水自然,纔是永遠讀不完的詩句!
评分很溫柔。康德說:“美,是一種無目的的快樂。”如果被成功學逼得走投無路,感到不快樂,不妨慢下來讀讀這本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