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台湾 社会 廖信忠 历史 民俗文化 近代史 散文随笔 好书,值得一读
发表于2024-11-22
我们台湾这些年(Ⅰ)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作者的话——
关于真正的台湾,你又了解多少?
这是我常常问大陆朋友的问题。
我明白,对于很多大陆朋友来说,台湾往往只是一个空洞的政治概念;大多数人并不清楚,台湾自1977年以后的30多年间究竞发生了什么?台湾普通民众到底过着怎样的生活?
其实,台湾那30年间的社会巨变,绝不亚于改革开放之后的大陆。
1975年蒋介石逝世后,台湾局势骤然微妙;蒋经国于20世纪70年代末力排众议,强力发动台湾社会变革,直接推动了台湾的经济腾飞;接下来的几十年,李登辉、陈水扁、马英九等政治人物粉墨登场,台湾社会风起云涌,每一个最普通的台湾人,都卷入其中,日常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30多年的社会巨变,也给我和我的家人,留下了许许多多令人难忘的欢笑与泪水。
本书从我出生的1977年写起,以一个台湾平民的视角,向您细述30多年间台湾社会的大事件和小故事,与您分享那30年台湾老百姓最真实的日常生活和悲喜人生。
读完本书,您多半会感叹一声:这些年,原来大家都不容易!
廖信忠,1977年出生于被赶出联合国后“风雨飘摇”的台湾;1984年,李登辉当选“副总统”,廖信忠上小学;1989年,蒋经国逝世的第二年秋天,廖信忠升入国中;1993年,新国民党联线人士组建“新党”,廖信忠进入淡江高中读书;1998年,马英九和陈水扁竞选台北市长,廖信忠参加成功岭大专集训;2008年,台湾大选马英九获胜,而陈水扁随后锒铛入狱,廖信忠也在上海开启了自己全新的一段人生。
作者想写一本编年体历史书。但没发挥出来。感觉是有所保留,一直在藏着掖着的感觉。可能是怕被喷吧。另外,怎么没提到康熙来了,差评。
评分开阔眼界
评分一个普通台湾人眼中的台湾动荡三十年,充满各种乱象。刚去台湾,忽然发现导游喋喋不休的介绍中,竟与此书有很多相似之处,是导游抄袭,还是共同的记忆?
评分1977-2009的台湾叙事,因为局限在个人经历,有些地方过于零碎或(本人)不感兴趣,这些部分我就跳过了。以我角度来说,一是对台湾好奇,二是对过去好奇,从这两方面读读本书,消遣之余也开了眼界。比如陈水扁马英九连战宋楚瑜这些只偶尔出现在新闻上的人物,究竟在岛内扮演着什么角色。又比如“省籍情节”一章讲述的两派台湾人之间的冲突和融合。此外还有一些部分读来引发深思,如几次岛内热点背后的新闻综艺化、台剧的套路(一下唤起小时候陪长辈看央视引进台剧的回忆)、“外籍新娘”问题等等,作者的立场比较客观,读起来很舒服。
评分这书写的超爆笑,原来古早的台湾电视剧都那么雷人的吗?哈哈哈哈哈笑出猪叫????,但是里面干嘛要加进那么多考学的事,台湾大陆的校园生活都是一样无聊啊????
朋友总说我有台湾情节,虽然我对此是持否定态度,但是我的确有一些对台湾的好奇心,因为那片土地上的人跟我们有同样的宗源,说着同样的语言,遵循同样的传统,包括生活习惯在内的种种都是一样的,可是他们又那么的不一样,因为政治的隔绝,致使两岸朝着不同的方向变化,又使得...
评分如果说台湾是一种想象,估计没有太多人反对,直到今天,很多时候,两岸人民的相互了解,都还是基于媒体的政治新闻,基于自己立场上“理所当然”地去想象对方。读过《我们台湾这些年》,我们会轻易地发现,原来我们对台湾同胞的了解,是如此的肤浅,是如此的偏颇。 《我们台...
评分关于台湾,我们的记忆来自哪里?通俗文化里有台湾的流行歌曲,那些耳熟能详的歌星,从邓丽君到范晓萱,从罗大佑、齐秦到陶喆、王力宏;小众文化里有导演侯孝贤、杨德昌,作家朱天文、张大春。但这些都是片断零星的记忆组合,没有人规划、罗列,对年代也是模糊不清,因为对于每...
评分读《我们台湾这些年》,是一种奇特的阅读体验,因为作者廖信忠跟我差不多算是同年,整个看书的过程,好像跟着把自己成长的经历也复习了一遍,代入感非常强。 翻开书的第一页正文,‘大家都在等那种“冲破”的气氛’,我就一下子产生这种感觉,我出生的时代,不也正是这...
评分《我们台湾这些年》,是一个台湾普通百姓写给大陆同胞的一封家书,有幸,我也收到这封家书。 看到家书两个字,便无端涌起一些温暖。 现在想想,最后一次写信收信是什么时候已经忘记了,数字时代的便利让我们抛弃了可以留下体温的书写,已经忘了那些或飞扬或歪扭的属于每个不同...
我们台湾这些年(Ⅰ)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