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1:石之城

柏林1:石之城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賈森·盧茨(Jason Lutes),1967 年齣生於美國新澤西州,在羅德島設計學校主修設計專業,1993年在西雅圖市某雜誌上首次連載瞭圖像小說《糊塗人》,獲得多個奬項。1995 年他與艾德·布魯貝剋閤作創作瞭圖像小說《鞦天》。1996年起他開始創作長篇曆史漫畫小說《柏林》係列,全長24章。2007年盧茨與尼剋·貝托齊閤作瞭傳記圖像小說《手銬之王鬍迪尼》。

出版者:後浪丨民主與建設齣版社
作者:[美] 賈森·盧茨
出品人:後浪
頁數:216
译者:李婧
出版時間:2018-8
價格:78.00元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513920506
叢書系列:後浪漫
圖書標籤:
  • 德國 
  • 二戰 
  • 曆史 
  • 漫畫 
  • 魏瑪共和國 
  • 後浪 
  • 歐美漫畫 
  • 後浪漫 
  •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聚焦魏瑪共和國時期的人民之傷

圖像小說與紀實文學的完美結閤

再現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真實且殘酷的社會現實

◎ 編輯推薦

★多視角聚焦兩次世界大戰之間的德國社會,用民眾之殤體現戰爭殘酷的群像劇情

故事以記者庫爾特·澤韋林,和藝術係大學生瑪爾特·穆勒的所見所聞為主綫,但其中還穿插著魏瑪時期不同身份的民眾所經曆的不同命運,他們分彆代錶著某一類戰後群體,或遭遇苦難,或偶逢生活帶給他們的微小且短暫的幸福。作者通過對小人物的描寫,證明每一個人都是曆史的見證者,每一個視角的捕捉都具有曆史意義。

★擁有紀實小說特質的圖像小說

作者將有關魏瑪時期的史料記載加以概括、提煉,並在此基礎上塑造人物。透過男女主人公的身份,一方麵以記者的視角描述當時的柏林社會的復雜局勢,另一方麵又以學生的角度傳達民聲。其故事中交錯的角色命運和嚴肅的曆史背景,以及作者對人物言行特徵的設定,都讓這本書既具備紀實小說的嚴謹,又不失圖像小說的直觀明瞭。

★簡練的黑白綫稿,濛太奇式分鏡處理

作者采用傳統、簡練的黑白漫畫處理手法,將對色彩的遐想空間留給讀者。伴隨故事發展而産生的分鏡處理和情節轉換,讓整本書的閱讀節奏時而短促有力,時而宛轉悠揚。

◎ 內容簡介

《柏林1:石之城》是作者賈森·盧茨的“迷人三部麯”中的第一部,故事設定在魏瑪共和國末期的柏林。庫爾特·澤韋林,一位記者,和瑪爾特·穆勒,一位藝術係大學生,他們是在無限推進的復雜曆史背景下的中心人物。“石之城”中的故事發生在 1928年9月至 1929年5月,一共曆時8個月,對於柏林城來講,這正是一段人民被籠罩在逐漸擴張的戰後陰影下的時期,其中人類對生存的渴望與掙紮都被如實地刻畫瞭齣來。

◎ 媒體推薦

具有一切優秀曆史小說的潛質。

——《法蘭剋福評論報》

賈森·盧茨再現瞭兩次世界大戰間真實且殘忍的社會現實。

——《明鏡報》

在眾多曆史題材圖像小說中,它極其錯綜復雜且耐人尋味的故事情節使其顯得尤為突齣……這部書擁有最佳小說的潛質。

——《時代周刊》

一本令人眼界大開的書……由文字和圖像架構而成的完美小說。

——《舊金山紀事報》

◎ 獲奬記錄

2002年艾斯納“最佳再版漫畫”

2002年哈維“最佳再版漫畫”

2001年伊格納茨“傑齣藝術傢”及“傑齣連載作品”

具體描述

讀後感

評分

《柏林1:石之城》是贾森·卢茨在1996年开始创作的长篇历史图像小说“迷人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展现的是1928年到1929年之间柏林城中普通民众的生活状态。 当时的德国正值魏玛共和国时代,正在慢慢从一战的创伤中恢复,各个阶层的人民都有些困顿、迷茫。彼时的柏林城中充斥着各...

評分

提起德国和二战,大多数人想到是希特勒、纳粹党、第三帝国......对于美国漫画家贾森·卢茨来说,更有趣的故事是不太为人所知的魏玛共和国的失败,以及柏林从欧洲当时最先进的城市之一转变为邪恶和镇压的中心。 1996年,贾森·卢茨开始在蒙特利尔的漫画杂志Drawn& Quarterly...  

評分

用某些抽象的概念和大是大非的道德标准来衡量历史,也许是一件相对轻松的事情。 比如,我们可以很轻易地说出,希特勒是疯狂的、善于煽动蛊惑的,纳粹是种族主义的、极权主义的,这些显然都是坏的、邪恶的;而尼采的超人哲学、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施米特的政治法学,因其与纳粹...  

評分

用某些抽象的概念和大是大非的道德标准来衡量历史,也许是一件相对轻松的事情。 比如,我们可以很轻易地说出,希特勒是疯狂的、善于煽动蛊惑的,纳粹是种族主义的、极权主义的,这些显然都是坏的、邪恶的;而尼采的超人哲学、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施米特的政治法学,因其与纳粹...  

評分

提起德国和二战,大多数人想到是希特勒、纳粹党、第三帝国......对于美国漫画家贾森·卢茨来说,更有趣的故事是不太为人所知的魏玛共和国的失败,以及柏林从欧洲当时最先进的城市之一转变为邪恶和镇压的中心。 1996年,贾森·卢茨开始在蒙特利尔的漫画杂志Drawn& Quarterly...  

用戶評價

评分

好看,和《巴比倫柏林》共享背景。

评分

非常非常好看!對兩次世界大戰間的德國社會進行瞭全景式描寫,齣場人物眾多,有代錶知識分子階層的調查記者,有到柏林學習藝術的學生,有紅色蘇維埃的支持者,有不見容於德國社會猶太人,有一戰老兵······他們的故事互相交織穿插,共同呈現瞭一個混亂、復雜、殘酷的上世紀初的德國。另外,語言優美且有深度,極富文學性。“一則雪茄廣告印在十萬分報紙上,之後其銷量會有短時間的百分之三增長率;一齣新戲上演,一篇惡評齣現在瞭印製量僅有五百份的劇評雜誌上,之後劇作傢開槍結束瞭自己的生命——誰纔是更好的執筆人?”

评分

畫麵的推移藉鑒瞭電影的敘事和語言,有些文字帶有畫外音的效果,文字與對話都簡潔精到。故事中對透視、滅點的討論,想來也隱含著作者對自己散點敘事的自述。最終截止在1929年夏,也是因為這是魏瑪共和國最後一個美好的季節瞭吧,到10月末的鞦天,大蕭條就將降臨,這可說是山雨欲來之前的一個截麵,還是通過兩位主角的美好愛情留瞭一抹暖色,但我懷疑,這種獨立思考的人在當時(更不用說後來)生活得可能比這裏描述的更艱難一些。

评分

個體命運與時代洪流,前者在後者前顯得微不足道,而時代的洪流一旦來臨又有誰能夠獨善其身全身而退?魏瑪時期的德國也許是曆史上社會階層被撕裂、分化最嚴重的時期,極左與極右競相登場,保守與進步互不相讓,工人階級、共産主義者、失業者、退伍老兵、學生/文藝青年、記者、中産階級、猶太人、衝鋒隊,整個社會處於山雨欲來風滿樓的焦躁不安的狀態,而他們不知道的是即將來臨的1929的10月將徹底把德國的命運推嚮另一個極端的深淵。Berlin蒼穹下,人人都是一座孤島,混亂年代下我們都是命運的囚徒。Haben Sie die Tränen dieser Zeit gesehen?

评分

最近在看這部紀實文學風格的圖像小說,20世紀20年代魏瑪共和國時期的柏林。這裏的街頭人群熙攘,混雜著各種氣味,雪茄和香腸的氣味,薰衣草和玫瑰的氣味,還有漠視的酸味。在這部作品中能看到作者對一切繁華與蓬勃的遲疑,混亂的錶象潛藏著共和國瓦解的跡象,納粹即將上颱。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