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1952—1997)
1952年生于北京。1968年到云南插队。后在山东转插,做过民办教师。1973年在北京当工人。
1978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本科,1986年获得美国匹兹堡大学硕士学位。1988年回国,曾在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任教。1992年辞职,成为自由撰稿人。
1997年4月11日病逝于北京。
在当代中国作家中,从没有人像他那样获得数不清的赞誉和追捧,从没有人像他那样有无数青年自愿充当其“门下走狗”。他的小说为读者贡献了现代汉语小说的阅读快感,他让人们看到了一个不同的别样的世界;他的杂文,幽默中充满智性,为读者打开一条通向智慧、理性的道路,被一代代年轻人奉为精神偶像。
他被誉为中国的乔伊斯兼卡夫卡,亦是两次获得世界华语文学界的重要奖项“台湾《联合报》文学奖中篇小说大奖”的中国大陆作家。
代表作有杂文集《沉默的大多数》,小说《黄金时代》《革命时期的爱情》。其中《黄金时代》《未来世界》分别获第十三届、第十六届《联合报》文学奖中篇小说大奖;电影剧本《东宫·西宫》获阿根廷国际电影节编剧奖。
王小波短篇小说集,其中同名小说《绿毛水怪》是王小波小说处女作,可以一窥作者创作的源头及其后的发展走向。小说中肆意的想象力、幽默的调侃以及人对自我意志的彰显,是作者zui突出的写作风格,也是一以贯之的精神内核。小说《绿毛水怪》也是王小波和李银河的定情之作,其间洋溢的强烈诗意,令人看到小说和杂文之外的另一个王小波。
我读王小波特别晚,是在大四快毕业的时候,无事来图书馆,《黄金时代》《白银时代》据说要连着看,叠起来快赶上两本《穆斯林葬礼》了,对我来说,有点厚。恰巧看见了《绿毛水怪》,才拿下架。 王小波好丑,反正他自己都这么说,我也就不避讳了。但是总会有一些人在人群...
评分《绿毛水怪》读后感 第一次听到绿毛水怪这个词是在和菜头的公众号,他说有很多文艺女青年喜欢《绿毛水怪》,我今天在图书馆偶然发现了这本书,一个小时读完了。很多文艺青年读完这本书以后都会写读后感,读后感里会提到自己曾经深深接触过的那个人,我也不例外。 《绿毛水怪》...
评分之前是读过《绿毛水怪》的,当时也许是太年幼,没有什么深刻的感触,如今又读上海文化出版社再版的,比原来那本文章少了很多,只有两篇,一是《绿毛水怪》,一是《天长地久》,其余全是王小波的七大姑八大姨的忆小波,翻来覆去,没有太大的意义。 昨天和朋友交流感触,说起自己...
最喜欢的故事是《地久天长》,其次是《绿毛水怪》。最可爱的女孩子是小红,其次才是妖妖。可爱是我想到赞美人最高级的词汇了。小红让我感到快乐,小红让我感到悲伤。我想做和小红一样美妙,一样可爱的女孩。
评分现在再版书的封面做得越来越好了呀,很符合书的感觉,就是那种深邃的墨绿,又有些许阳光照射进来。每一个小短篇讲述着奇幻或又接地气的爱情故事,虚幻而有浪漫。
评分这些故事,特别是绿毛水怪和地久天长,纯粹得像初冬的露水,明明只是简单地故事,让人读完后却无法自拔、念念不忘。王小波笔下的姑娘总是那么可爱、那么美好,不管是早期的,这本书里的妖妖和小红,还是后来的红拂和无双,都让人觉得她们本身就是这世上最美的的存在。
评分22年前的今天 王小波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今天的我们 似乎又在他底作品中不断找寻着格外想念他的答案????
评分下辈子 陪我做一只丑不垃圾的绿毛水怪 好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