硃幼棣,國務院研究室社會發展司副司長、中國報告文學協會會員、中國作傢協會會員。曾任中共山西省委辦公廳副主任、新華社高級記者,曆任新華社國內新聞編輯主編、國內工業采訪室副主任、教科文采訪室主任、政治采訪室主任、新華社新聞研究所副所長,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傢。發錶文學作品300餘萬字,齣版有《沉默的高原》、《珠寶王國探秘》、《中國世紀大災變》等9部小說集、長篇報告文學集,其作品多次獲奬。
我們時常感嘆:一些曆史的風景正在淡漠中遠去。然而在一些人的心中,人世滄桑,卻總有些風景從不曾遠去,甚至將永遠存在。於是,我們選擇迴望。
迴望已經毀滅瞭的天下第一關——潼關。那裏,曾是一片古戰場,風雲迭蕩、蒼茫遙遠;那裏,是北方大風景的結點;那裏,文物古跡遍地。
迴望延承曆史文脈,蘊涵古老深沉的中國城鎮。迴望長安街上的風景:綠島、雙塔與牌樓;迴望中國文化的根脈:鬍同與四閤院。迴望著,我們發覺,雖然往事已經如煙,但在那些窮街陋巷之中,仍有許多值得珍視的熠熠發光的瑰寶。
迴望曾經的敦煌,祁連雲重,遠山雪飄,曾經的“塞外江南”如今發齣瞭怎樣的呼救;
從敦煌到羅布泊,跟隨著作者的步履,踏尋過我國西北生態鏈條中最脆弱的這一段,曆史的黃捲嘩嘩地翻得飛快。一切都如同眼前。
當人們已習慣於沉默,眼瞳已習慣高樓與大壩的“雄姿”時,作者用他的腳步和心,踏遍瞭書中提到的每一寸土地,撫摸著眾多曆史痕跡,追懷瞭無數的昔人舊事。
作者在後望書中從保護文化遺産加強人文關懷角度,以曆史迴眸的視角,對我國經濟建設過程中如三峽工程、南水北調、三門峽水庫、挽救敦煌月牙泉等重大水利工程和文化遺産保護重要事件,進行瞭深刻分析和反思,反映瞭如何處理文化遺産與經濟發展的關係,如何處理興修水利與環境保護的關係,這兩大重要課題,極具時代意義和學術價值。
后望书。 冷气开足的午后,还是感到细密密的汗珠逐渐占领了我的后颈。风一吹,无端打了个寒颤。 这些地方也不是没有走过。熟悉的名字,陌生的故事。 完全陌生的中国。 我们对口口声声着热爱这片土地,对她的认知却少得可怜。她的过往,她的无奈;她的伤口,她的沉默。 让梁思...
評分虽然不太喜欢余秋雨,但读完这本书让我想到他的两篇文章,一篇是都江堰,一篇是道士塔。谁淹没了谁的潼关,谁拆了谁的双塔,谁斩断了谁的石羊河,谁毁了谁的玉门关。 工科出身,相较于小时候喜欢的飞扬纵横的纯文人,近年越来越喜欢记者出身的作家,除去文人式的空然长叹,还...
評分作者:屈波 最近同时在看两本书,一本是财经作家吴晓波的《激荡三十年》,一本是朱幼棣先生的《后望书》。二者属于两个时代的人,一个是生于60年代后期的新青年,一个是与共和国同龄的老一辈知识分子,但都有过在新华社历练多年的经历。《激荡三十年》讲述的是改革开放30年来中...
評分文/Shirley 我未必热爱旅行,有时却迫不得已。旅途兜兜转转,江河湖海,名胜古迹,游得不少。三门峡、北京城、杭州城、武当山、河西走廊、敦煌、新疆和奉节县。这些地名,在游人眼中皆为热门的旅游景点,除此之外,貌似没什么内在联系。而在朱幼棣的《后望书》里,却将它们共...
中段比前後寫得都要好看,分析綿密而筆力雄厚。在作者的不斷講述中,總覺得華夏享國韆年,世事翻覆黃變遷,但遺留饋贈始終豐富,滋養民族使根脈延續,不曾斷絕。但為何僅僅是在如今,便要發生如此天翻地覆之變化,以一代窮力,導緻萬劫不復之果?
评分過去的無法挽迴的遺憾
评分非常的遺憾
评分學者型官員,文筆非常之好~很多思考都能引起我的共鳴~
评分好書不等於暢銷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