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碩,河北保定人。北京大學中文係本科,清華大學曆史係碩士、博士,現供職於新疆大學西北少數民族研究中心。從事中古軍事史、曆史地理、邊疆民族問題研究。著有《鐵馬樓船北府兵》《從大漠綠洲到玉石山榖:南新疆探索圖文誌》等,在《中華文史論叢》《學術月刊》《曆史地理》《敦煌研究》等刊物發錶學術論文多篇。
冷兵器戰爭究竟怎麼打?
寫兵種、戰術之細節 補正史、古籍之缺失
揭六朝更迭種種真相 述血與劍的紛爭亂世
我們通常對古代戰爭的想象都源自演義、小說等文學作品,但這些作品中的戰爭場麵都不過是小說傢的幻想與虛構而已,並不是真實狀況。本書對各種史料進行分析與整理,從散落史書各處的戰爭敘述中尋找綫索,藉助最新的史學研究成果,為我們描繪齣瞭魏晉南北朝各場重大戰役細節,展現齣豐富、生動 的曆史原貌。同時,本書對騎兵和步兵的作戰模式和戰術演變做瞭詳細的論述,對戰爭中如地理、季節、財政等因素對戰事所産生的影響進行瞭具體的討論。由此,本書也補充瞭正史、古籍所未詳述之處,通過一部軍事史的寫作,對魏晉南北朝曆史進程做齣瞭新的詮釋。
学术的严谨,语言的轻松,包括最后尾声的叙述,都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不张扬,不做作,想温暖的光一样,照耀了一段未被客观认识的时代。以前我真的以为马镫在三国时期就有了,也真的以为有什么两军将领阵前搏杀。演义始终就是演义。还有游牧民族把后勤补给寄托于敌人的...
評分晋安帝元兴二年(公元403年),陶渊明与檀道济两人恰巧都在京口,就这样成了同事。 京口在今天的镇江,距离都城建康的路程只有一百多里,若是起早贪黑地赶路,只要一天时间,若是走长江水路,更加轻松,镇军将军刘裕把幕府设在京口,派出部队参加对此前占据建康并篡位的桓玄一...
評分学术的严谨,语言的轻松,包括最后尾声的叙述,都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不张扬,不做作,想温暖的光一样,照耀了一段未被客观认识的时代。以前我真的以为马镫在三国时期就有了,也真的以为有什么两军将领阵前搏杀。演义始终就是演义。还有游牧民族把后勤补给寄托于敌人的...
評分看书评似乎挑战我的认知,迫不及待买了看,并没有。 所谓卫霍革新的对匈奴冲击战术,只援引少数资料,这些资料也存疑,“合短兵”为随身的刀剑,戟槊之类为长兵,东汉壁画亦不足为凭。作者受南北朝战术影响太深,过度上溯,也可能被网络民科带歪了。 冲击战术成立的前提,能够...
評分寫騎兵戰術的很有意思。最後一章,南朝化導緻漢人建立的王朝文武分途,越來越內斂,沒有進取心,進而導緻北方遊牧民族無法效仿其製度,雙方隔閡日深,頗有啓發,似乎是把雷海宗深化細化瞭。不過依然隻是個雛形,有待完整完善,搞成一個解釋框架之類的就更好瞭
评分對於古代的戰爭模式的演變,例如騎兵跟步兵之間的對抗,轉型與進化等等,講述的清晰明瞭,破解瞭許多常被遊戲或電視劇誤導的盲點。作者嘗試探討的幾個社會發展走嚮也都有點意思,例如:遊牧民族嚮農耕的轉化,南朝貨幣與軍事力量的動員等,雖然其結論有的有待商榷,不過對於一般讀者來說,也是個不錯的體驗;至於在這方麵很有研究的朋友多少會覺得失望也是自然,本書感覺比較麵嚮大眾或新手。
评分過往的中國戰爭史研究,往往如同《左傳》等中國史學經典的傳統一般,側重於對戰爭雙方政治與運籌謀略的分析,而對於實際戰爭本身論述甚少。從這個意義上講,李碩的這本書,算是填補瞭中國史研究的一個空白。憑藉極其有限的史料,力圖真實還原魏晉南北朝時期戰爭的作戰模式與戰術演變,同時也對影響戰爭的地理、天氣、財政、政治等因素做瞭詳盡的分析。盡管部分內容在論證上可能還不夠嚴密,但視角之獨特和材料組織之用心,已經足夠讓人稱道。
评分前麵寫得比較驚艷,後麵就比較平庸瞭。題材選擇的是秦漢到六朝期間的軍事史,其實“南北戰爭”這個概念裏涵蓋的對象也有很大的變化,前期西漢對匈奴,後來的東晉北伐、南北朝對戰都是形態大不相同的,從書的架構來說難免有點拼湊。本書最大的缺點可能是結論性的內容太多,其中的考據推理不足,主要是告訴讀者“古代戰爭是什麼樣”,但“為什麼證明是這樣”比較少。
评分寫的一般,可能是材料不夠的緣故,分析的深度有限,而且不少地方依賴臆測。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