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战争三百年

南北战争三百年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世纪文景 /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李硕
出品人:世纪文景
页数:456
译者:
出版时间:2018-1
价格:59.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208148314
丛书系列:李硕在文景
图书标签:
  • 历史
  • 军事史
  • 魏晋南北朝
  • 军事
  • 中国古代史
  • 魏晋南北朝史
  • 中国历史
  • 中国史
  • 南北战争 历史战争 19世纪 美国历史 军事冲突 时期研究 历史事件 战争史 世界历史 战争进程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冷兵器战争究竟怎么打?

写兵种、战术之细节 补正史、古籍之缺失

揭六朝更迭种种真相 述血与剑的纷争乱世

我们通常对古代战争的想象都源自演义、小说等文学作品,但这些作品中的战争场面都不过是小说家的幻想与虚构而已,并不是真实状况。本书对各种史料进行分析与整理,从散落史书各处的战争叙述中寻找线索,借助最新的史学研究成果,为我们描绘出了魏晋南北朝各场重大战役细节,展现出丰富、生动 的历史原貌。同时,本书对骑兵和步兵的作战模式和战术演变做了详细的论述,对战争中如地理、季节、财政等因素对战事所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具体的讨论。由此,本书也补充了正史、古籍所未详述之处,通过一部军事史的写作,对魏晋南北朝历史进程做出了新的诠释。

作者简介

李硕,河北保定人。北京大学中文系本科,清华大学历史系硕士、博士,现供职于新疆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从事中古军事史、历史地理、边疆民族问题研究。著有《铁马楼船北府兵》《从大漠绿洲到玉石山谷:南新疆探索图文志》等,在《中华文史论丛》《学术月刊》《历史地理》《敦煌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目录信息

序言(张国刚)
前言
第一编 骑射、冲击与军阵:步、骑兵战术的演变
第一章 早期骑兵战术特征:骑射与游击
第一节 匈奴骑兵战术与其经济形态、社会结构的关系
第二节 《六韬》中的战国骑兵战术原则
第三节 秦汉之际的骑兵战例
第二章 汉匈战争与骑兵冲击战术的肇端
第一节 汉军与匈奴的战术区别及社会背景
第二节 文帝到武帝:探索中原骑兵进攻战略
第三节 卫青、霍去病的骑兵战术革新:从骑射到冲击
第四节 再论李广与李陵
第三章 骑兵冲击战术的发展期(东汉到西晋)
第一节 刘秀时代的“突骑”作战
第二节 汉末三国骑兵冲击战术的强化
第三节 汉末三国政权的骑兵建设与运用
第四节 西晋的骑兵建设与运用
第四章 骑兵的马镫战术革命与北方民族政权转型
第一节 关于马镫研究的学术史和考古证据
第二节 骑兵冲击战术的成熟:马镫与马槊
第三节 冲击骑兵的战术运用特征
第四节 游牧族对骑兵冲击战术的适应
第五章 4—6 世纪南北政权的骑兵建设与运用
第一节 十六国北朝政权的骑兵建设
第二节 北方骑兵对南作战的特征
第三节 南方政权的骑兵建设
第四节 南方骑兵作战特征
第六章 古代步兵军阵的战术特征与发展历程
第一节 古代步兵军阵的队列特征
第二节 军阵的“非理性异动”
第三节 先秦至隋代的步兵军阵变化趋势
第四节 南方步兵的特殊战术形式
附录 戚继光对军阵战术的探讨和对世俗观念的纠正 … 184
第二编 南征与北伐:经典战例
第七章 东吴的江防作战与晋灭吴之战
第一节 汉末三国时期的隔江对峙与攻防战
第二节 伐吴的前期部署及司马炎对将帅的戒备
第三节 灭吴之役的部署
第四节 伐吴之战过程
第八章 陈朝的江防作战与隋灭陈之战
第一节 立国之初:与北齐的战事
第二节 560 年代陈内战与北周、北齐的渡江作战
第三节 隋军灭陈之战的部署
第四节 灭陈战事实际进程
第九章 桓温对前燕的北伐
第一节 南方对北作战的地理因素
第二节 晋军北伐中的黄—淮航道
第三节 桓温伐前燕
第十章 刘裕对南燕和后秦的北伐
第一节 刘裕伐南燕
第二节 刘裕北伐后秦
结语 地理环境并非战争的决定因素
第三编 成功转型与积重难返:南北朝的战争与政权
第十一章 北魏开国初期的战争模式
总论 拓跋北魏战争模式的三次转型
第一节 拓跋珪伐燕之战的战争形态
第二节 北魏前期的复合战备形式(5 世纪前期)
第三节 420 年代拓跋嗣的对宋战争
第十二章 北魏政权中期的战争模式
第一节 拓跋焘时期魏军的战争模式
第二节 北魏进占淮北青齐与作战模式转型
第三节 北魏中期的步兵来源
第十三章 北魏政权后期的战争模式
第一节 孝文帝时期的魏齐战争形态
第二节 魏宣武帝初年的对南扩张
第三节 505—506 年萧宏北伐与魏梁战事
第十四章 南朝的财政与战争
第一节 刘宋时期的战争与财政
第二节 南齐的财政与战争
第三节 梁、陈的财政与战争
总结
第十五章 南朝军人势力与皇权
第一节 陈朝的“军人共同体”特征
第二节 宋、陈军人改立皇帝的选择
第三节 皇权对军事将领的打击与控制
第四节 皇权、将领对士族文化的追求
余论 文武分途与“南朝化”命题
参考文献
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买这本书的本意,是为写作查找资料。以往史料中对战争细节的描述往往语焉不详,原以为这是一本填补研究空白的著作,但读完之后并没有太多收获。 骑兵的部分,作者的主要精力放在阐述马镫对于骑兵战术的影响,但许多观点显然是直接从网络上照搬过来的,这种做学术的方式似乎是中...  

评分

评分

评分

书才看到一半,但发现了一出失误,可能是作者马虎写错了。把高洋写成了高澄 因为看资治通鉴的这段记载,高澄已死。而且既然文章都说是“北齐军”了,那么高澄肯定不在了。因为代东魏的是高洋。 至于其他方面,目前来看写的很不错,说明作者很用心。不明白为什么很多人喷作者。...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前面写得比较惊艳,后面就比较平庸了。题材选择的是秦汉到六朝期间的军事史,其实“南北战争”这个概念里涵盖的对象也有很大的变化,前期西汉对匈奴,后来的东晋北伐、南北朝对战都是形态大不相同的,从书的架构来说难免有点拼凑。本书最大的缺点可能是结论性的内容太多,其中的考据推理不足,主要是告诉读者“古代战争是什么样”,但“为什么证明是这样”比较少。

评分

前面写得比较惊艳,后面就比较平庸了。题材选择的是秦汉到六朝期间的军事史,其实“南北战争”这个概念里涵盖的对象也有很大的变化,前期西汉对匈奴,后来的东晋北伐、南北朝对战都是形态大不相同的,从书的架构来说难免有点拼凑。本书最大的缺点可能是结论性的内容太多,其中的考据推理不足,主要是告诉读者“古代战争是什么样”,但“为什么证明是这样”比较少。

评分

军事技术部分,没有参考常彧的《得之马上》;论及南北战争及南北政权,与张金龙等人相比,推进也不大。战争涉及到时代的方方面面,便显得学术史回顾不够;不讲军事制度更是使战争图像浮于表面。

评分

过往的中国战争史研究,往往如同《左传》等中国史学经典的传统一般,侧重于对战争双方政治与运筹谋略的分析,而对于实际战争本身论述甚少。从这个意义上讲,李硕的这本书,算是填补了中国史研究的一个空白。凭借极其有限的史料,力图真实还原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争的作战模式与战术演变,同时也对影响战争的地理、天气、财政、政治等因素做了详尽的分析。尽管部分内容在论证上可能还不够严密,但视角之独特和材料组织之用心,已经足够让人称道。

评分

写骑兵战术的很有意思。最后一章,南朝化导致汉人建立的王朝文武分途,越来越内敛,没有进取心,进而导致北方游牧民族无法效仿其制度,双方隔阂日深,颇有启发,似乎是把雷海宗深化细化了。不过依然只是个雏形,有待完整完善,搞成一个解释框架之类的就更好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