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屠杀

南京大屠杀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作者:(美)张纯如(Iris Chang)译者:谭春霞、焦国林

 张纯如1989年毕业于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获新闻学学士学位。毕业后在芝加哥度过了短暂的记者生涯,之后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获写作硕士学位。

 作为美国著名的年轻历史学家之一,张纯如曾获得众多荣誉,包括麦克阿瑟基金会和平与国际合作项目奖、华裔美国人组织年度女性奖、伍斯特学院名誉博士、加州州立大学东湾分校名誉博士等。1991年,张纯如与布雷特•道格拉斯(Brett Douglas)结婚,并育有一子。

 她的作品刊登在《新闻周刊》、《纽约时报》、《洛杉矶时报》等多家出版物上,此外,她还接受众多电视和广播节目的采访,并发表过众多演讲。除了《南京大屠杀》之外,张纯如还有《蚕丝》(Thread of the Silkworm)和《美国华人》(The Chinese in America)两部著作问世。

 2004年11月9日,张纯如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自己的轿车内开枪自杀。

出版者:中信出版社
作者:[美] 张纯如
出品人:
页数:316
译者:谭春霞
出版时间:2015-8
价格:49.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08653389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南京大屠杀 
  • 历史 
  • 张纯如 
  • 二战 
  • 中国近现代史 
  • 中国 
  • 屠杀 
  • 抗战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1937年12月,日军攻入中国古都南京。几周之内,30多万中国平民和士兵遭到有计划地强暴、折磨和屠杀——死亡人数超过广岛和长崎原子弹爆炸遇难人数的总和。

张纯如不仅在书中详述了日军疯狂暴行的细节,而且分析了在军国主义文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日本士兵对人类生命的漠视。张纯如对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进行了大量采访,并首次发掘了许多重要文献。

全书先是从日本士兵、军官为什么完全脱离了人类基本的行为规范,日本学校和教科书从心理层面向学生灌输对中国人民的仇恨和蔑视,以及高度军事化的教育体制等多个方面阐述了南京大屠杀发生的根源性原因。

在这本书的核心篇章里,作者通过采访当事人、查阅档案资料以及实地考察与研究,极其详实地记录了日本军队残暴、灭绝人性的屠杀行动,深刻揭示了日本侵略军的凶残本性。同时,作者还生动记述了南京安全区里以德国商人约翰•拉贝、美国外科医生罗伯特•威尔逊、“南京活菩萨”明妮•魏特琳拯救中国人的英雄壮举。

最后,作者以悲愤的笔触揭露了世人所了解的南京大屠杀、日本占领下的南京、对日本战犯的审判、幸存者的命运等鲜为人知的情节。

这本书是关于这段恐怖历史的权威之作。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看过她的履历,教授之家,早婚,丈夫很爱她。 我想张纯如一定是个纯真的女性,真正天真的人应该是经历了许多事情之后依旧保持内心纯真的那种人,而不是那些什么都没经历过的那种单纯无知的人。 正因为这样的纯真,她舍弃了自己,替中国人做了本应该中国人做的事...  

评分

和朋友约好明天走进电影院见证一部被期待了很久的影片《南京!南京!》。我不是个太热衷于影院的人,也拿不出那么多闲钱消遣。选择走进影院,只是为了向这位能拍出《可可西里》的导演致以单纯的敬意,当然我也对他报有充分的信任。 同时,我在深夜中重新翻出了这本很早前...  

评分

刚刚过去的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80周年纪念日。 二十年前,一个出生在美国的华人女性张纯如,她的外祖父母亲历南京大屠杀前的恐怖逃亡,从小她便对这场浩劫耳濡目染。等到她想要自己查阅更多的资料时,才惊异于西方世界对南京大屠杀的无知。 1937年12月13日,南京沦陷,日军...  

评分

评分

一天多就读完了,一个华裔美国女作家写的历史著作。 印象较深的: 1、拉贝。拉贝日记大家已经都知道了。拉贝回到德国,很是风光了一阵,被授勋,四处演讲。但是好景不长,他被盖世太保要求闭嘴。之后又失去了在西门子公司的工作,然后又就他的纳粹地位开始了自费申诉(他是纳粹...  

用户评价

评分

还能说什么呢,还能怎么说呢。我对日本并没有特别的偏见,我羡慕他们的发达与开放,喜欢他们的文学,动漫,游戏,音乐,甚至,我也同情广岛长崎核爆炸的无辜受害者,我相信绝大多数日本民众是有良知,爱好和平的。但是,但是每每看到各种抗战的历史资料,尤其是有关南京大屠杀的资料,我的心底里,总是会有仇恨,我唾弃痛骂,恨不得只有用血债血偿才能平息那无数冤魂的哀嚎。我明白这样是错误的,铭记历史是用来反省和总结的,而不该用来煽动暴力和极端情绪。我相信,包括张纯如在内的历史学家们,去记录这些血腥残暴的历史,最终的目的永远是为了追求正义,维护和平。我们中国人在努力的放下仇恨(虽然一定程度上,现代的我们根本没有权力替受害者去和解),那么日本人又何时才能不再欺骗自己呢?

评分

还能说什么呢,还能怎么说呢。我对日本并没有特别的偏见,我羡慕他们的发达与开放,喜欢他们的文学,动漫,游戏,音乐,甚至,我也同情广岛长崎核爆炸的无辜受害者,我相信绝大多数日本民众是有良知,爱好和平的。但是,但是每每看到各种抗战的历史资料,尤其是有关南京大屠杀的资料,我的心底里,总是会有仇恨,我唾弃痛骂,恨不得只有用血债血偿才能平息那无数冤魂的哀嚎。我明白这样是错误的,铭记历史是用来反省和总结的,而不该用来煽动暴力和极端情绪。我相信,包括张纯如在内的历史学家们,去记录这些血腥残暴的历史,最终的目的永远是为了追求正义,维护和平。我们中国人在努力的放下仇恨(虽然一定程度上,现代的我们根本没有权力替受害者去和解),那么日本人又何时才能不再欺骗自己呢?

评分

坐在考场外读的书,咬紧牙关,生怕在众人面前哭出来。

评分

陈嘉上在面对关于战争题材的电影这类问题时说:“任何关于战争的电影,最终都是让人们明白和平的可贵。电影应该带来民族的自尊,而不是煽动民族的仇恨。战争题材的核心是反战。” 但是在这本书中看到一个日本人这样说道“我们要道歉到什么时候?”的时候,我想说的是对我们每位亡灵说一句对不起,你要说三十万遍。

评分

人类能有多闪耀,就能有多邪恶。想起那句话:“天鹅再美,也存在杀死它的方式。”即使身处文明世界的我们,也常常感受到这个物种原始的恶意,黑暗的种子从未消失。想到这里,心中一怵。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