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沈从文 传记 张新颖 中国文学 现当代文学 文学 现代文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发表于2025-02-25
沈从文的前半生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本书是沈从文前半生(1902-1948)传记,是《沈从文的后半生》的兄弟篇,讲述在中国历史变动的1902-1948年间,沈从文生命发展的不同阶段。书中叙述他的辗转流荡,”传奇”与平常,”人格放光”与精神痛苦。他与时代密切相连却持续强韧地保持紧张的”对话”--这是一个人自己的故事,也是牵涉各种社会关系,承载文学、思想与感情的重量,交织进现代中国的故事。从沈从文的成长、哀乐与创作脉络中,也可窥见中国的文化环境与氛围,当时的文人生存状态。
张新颖,1967年生于山东,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主要作品有: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著作《二十世纪上半期中国文学的现代意识》、《沈从文的后半生:1948—1988》、《沈从文九讲》、《沈从文与二十世纪中国》等;当代文学批评集《栖居与游牧之地》、《双重见证》、《无能文学的力量》、《置身其中》、《斜行线》等;随笔集《迷恋记》、《此生》、《有情》、《风吹小集》、《读书这么好的事》等。曾获得第四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文学评论家奖(2006年)、第一届当代中国文学批评家奖(2008年)、第六届鲁迅文学奖(2014年)、第十届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2015年)等多种奖项。
其实我不怎么读过沈从文的作品,以前拿起边城想看,发觉不是自己喜欢的风格。但两年前看了后半生,感叹这个传记写的真好,也证实了范曾不是个好人。现在看前半生,又证实了郭沫若不是个好人。无论喜不喜欢沈从文的文章,看这两本传记都是在看一个时代,时代中的一个个体生命,接着能体悟自己的时代,自己的个体生命。
评分去看看他的人生 其实还蛮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
评分仍然写得精彩。不同于《后半生》以事件串联时间线,《前半生》以地点空间勾连,因为书中提到的地方大多都去过,也更得以想象在那样的时代一个地名与另一个地名之间辗转的不易。加上自己正值传主当年的年纪,对其所感所叹所困所惑也有了更深的认识。时至今日,读到沈从文当年在船上看水写的信件,亦是惆怅得很。早年读沈从文,最直接的印象大多也是文字和风格的优美清丽,至于背后蕴藏的热情与悲痛,确实也是后来才读出来的。作者所著前/后半生,的的确确写出了沈从文的“不折不从,亦慈亦让”。个人命运与时代浮沉,当时一代作者/学人的名字一一跳出来,仿佛回到了本科研修现代文学蹭沈从文研究课程的日子。而我发现我的三观里有很重的一部分都来自现代文学和现代一大批作家作品的滋养,为此我永远感激中文系。p.s.没想到李霖灿也与沈从文有交游。
评分先读的《后半生》,几年前。今读《前半生》,但觉哀思戚戚。这一生,萦绕回转,以敏感之心磨砺粗糙世事,必得冷了硬了才能护好自己。沈从文之真贵,就在自始至终,不肯屈从了自己的心意。写人物传记,作者要爱着传主,一点一点熟稔,一点一点细掰,然而不能让这份爱漂着浮着太高了,要端着压着委婉地渐进地表达。这正是张新颖所写的沈从文传记予我的感觉。
评分沈从文早期写给友人的信,自怨自艾,敏感多疑,经历世事后逐渐变得坚强沉实,临近1949年为国家前途深感痛切,虽左派右派都批他扣大帽子,依旧不肯收起批评的笔锋,这样接续到了颠沛流离的后半生,书中也不避讳他感情上的纠葛。张新颖笔调很收,隐藏在叙事之后,整体显得既干净又精当。
作者在这本书里简直隐身,把自己藏得很好,让人觉得这就是沈从文的人生,没有包装,没有评论,就这样简单、真实地展开,就像沈从文的小说一样,一条长长的河,直接流到我的心里。后半生、前半生,真的有那么大的分别吗?外人看到的好像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沈从文,而在我看来,不...
评分传记有两种读法,获得知识和思想是一种,从传主身上寻找启示和支持是另一种。沈从文这个人,张新颖这本书,不论从哪一种读法入手,都有十成十的价值。 初中开始就很喜欢沈从文。 这个人,对自然现象和人生现象有那么大的兴趣、那么大的热情,又那样淳朴自然、那样充满善意和爱...
评分 评分温和的沈从文 沈从文这个人,温和、善良、感性、优柔寡断,自然会被有些性格“直”的人看不惯,因为觉得他矫情、做作,就你有情怀似的,可是你的情怀对战争时代的中国无益呀。 沈从文怂,辩论技巧不行,被人在文章里diss了,他也写文章、反驳回去,但是由于他骨子里的温和,反...
评分沈从文的前半生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