蕾拉•斯利瑪尼,法國作傢,2016年憑藉《溫柔之歌》榮獲龔古爾文學奬。2017年被法國總統馬剋龍任命為全球法語推廣大使。
蕾拉於1981年齣生於摩洛哥首都拉巴特,17歲時赴巴黎求學。2014年齣版小說處女作《食人魔花園》,在法語文學界嶄露頭角。2016年齣版《溫柔之歌》,目前法語版銷量已超過60萬冊(強調),版權售齣40餘國。蕾拉的作品因關注女性、深入挖掘女性心理、揭示女性生存睏境而在世界範圍內得到廣泛閱讀。
譯者:袁筱一,華東師範大學外國語學院院長,法國文學教授,翻譯傢,文學評論傢。1992年以小說《黃昏雨》獲得法國青年作傢大奬賽第一名。翻譯法國文學作品二十餘部,其中有盧梭《一個孤獨漫步者的遐想》,勒•剋萊齊奧《流浪的星星》、《非洲人》,勞爾•阿德萊爾《杜拉斯傳》,米蘭•昆德拉《生活在彆處》,蕾拉•斯利瑪尼《溫柔之歌》等。
2016年法國龔古爾奬得主蕾拉·斯利瑪尼小說處女作;一個關於女性的黑色童話;一部女性視角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憑藉《溫柔之歌》徵服法國文壇的80後天纔女作傢;法國總統馬剋龍任命的全球法語推廣大使
張悅然、笛安、阿乙聯袂推薦
---------------------------------------------------------------------------------------------
阿黛爾,一位當代的包法利夫人,一個生活在21世紀的安娜•卡列尼娜,她和丈夫理查擁有看似幸福的婚姻生活,但貌閤神離的婚姻背後是阿黛爾對生活深深的厭倦,阿黛爾隱瞞著丈夫,遊走於一個個偶然邂逅的男人身邊,在欲望的重復中確認著自身的存在,在努力的遺忘中,童年冰冷的記憶卻一次次蘇醒……這是一部關於女性的黑色童話,也是當代女性在母親、妻子等諸多社會角色背後的睏境與迷惘。
上一次产生这种焦虑感是读萨冈《孤独的池塘》的时候。关于(女性)存在的焦虑。 你无法单纯地以"性瘾"为阿黛尔的欲望作注解,"她向往的并不是肉体,而是情境。" 她迷恋着克萨维尔的戏剧意识,出轨败露后与丈夫如履薄冰的关系中,她感受到是巨大的恐惧和快乐,她的瘾,更像是在...
評分 評分在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里,包法利夫人爱玛不满足于平淡而庸常的婚姻生活,只局限在她想入非非的自我爱情幻境中,转而“慷慨的委身于那些卑劣的家伙”。一个有夫之妇在理想与现实间的徘徊犹疑在福楼拜的笔下纤毫毕现。 法国女作家蕾拉的《食人魔花园》与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
評分说到食人魔,公众难免不会谈魔色变,对于这样一些变态的人总是避之唯恐不及。制服食人魔虽非轻而易举,却也有径可寻。而制服内心的心魔,把欲望压制在理性范围内,就要难得多了。一旦放纵,后果难以预料。在今天目迷五色的时代,诱惑实在太多,把握不住自己的人,陷入欲望的深...
作傢之眼的天賦在於,不動聲色卻溫柔一刀,將平凡人輕輕感知卻無法訴諸語言的時刻,剖得原形畢露
评分讓我莫名地想起《白日美人》……
评分比溫柔之歌好些 前後兩部分有視角轉變 前是女性視角 後是男性視角 在彼此的缺席中勾勒對方 也通過缺席寫齣彼此的不可或缺(指除肉體之外的關係)這個作者的小說簡直是法國當代中産的絕佳寫照乏味的婚姻 無趣的性愛 傢庭內部不安的雇主與雇員關係
评分不到兩個小時就讀完瞭,前半部分酣暢淋灕,後半部分略顯壓抑,結尾又美妙到讓人驚嘆。感覺比《溫柔之歌》單薄,但又更加精彩。 第61頁,阿黛爾的丈夫勸她:“你知道的,你和我們一樣平庸,阿黛爾。有一天你接受瞭這一點,你會比現在要幸福得多。”讀到這段時不禁在心裏驚呼:你纔平庸,你們全傢都平庸!自私地希望齣走的阿黛爾永遠不要迴來,不要迴到瑣碎平庸的生活,不要迴到無趣的丈夫身邊,就像包法利夫人,寜願一死也不迴頭。 正如福樓拜宣稱“包法利夫人就是我”,並讓無數讀者從中看到自己的影子,阿黛爾也是我們每一個人,她代錶著我們對平庸日常永無止境的反抗,即便這種非理性的反抗會引嚮虛無和毀滅,也在所不惜。
评分三星半吧。相較於溫柔之歌更喜歡這本。作者太懂女性瞭。前戲纔是高潮,而高潮是失望、厭惡和空虛。女主過著的雙重生活又何嘗不是每一個女性,每一個人正在過的人生。一邊是嚮死的快感和虛妄。一邊是平庸的幸福和窒息。一邊是逃離的輕,一邊是麵對的重。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