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诗歌 文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 诗歌评论 =i226+227= =i0+i1=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
发表于2025-02-09
修辞镜像中的历史诗学:1990年以来当代诗的历史意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本书以诗歌写作中的“历史意识”作为阐述角度,对1990年以来的当代诗歌中具有的“历史对位法”问题,“个人化历史想象力”问题,对历史镜像的重塑问题等进行了描述与探讨,并对这些问题中所表现出来独特的语言的精神症候,修辞的技艺法则,词语构成方式等重要诗学问题给以了总结与阐释。书中所展开的论证方式并非编年史式的逐层扫描论述,而是选取重要代表诗人,重要历史事件,热点话题等为个案进行以点带面的论证与剖析。
张伟栋,生于1979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曾获北大未名诗歌奖,刘丽安诗歌奖。出版专著《李泽厚与现代文学史的“重写”》(江西人民出版社,2012),诗集《没有墓园的城市》(阳光出版社,2015),主编《中国新诗百年大典(第二十九卷)》(长江文艺出版社,2013),与人合译《这里不平静——非洲诗选》(2010,世界知识出版社)。
从诗歌的角度看,人是语言的人,主体性问题也就是语言问题,一个人属于什么样的语言系统,他就会被塑造成什么样的人。诗歌通过对话语秩序和方式的改变,完成对主体的改造,从而与“历史”发生关联,这种诗歌的拯救性维度称之为“语言—历史”机制,但在我们的当前境遇必须警惕诗歌像“单边的历史幻象”倾斜,从而造成对乌托邦取向的反叛。(P97)
评分观点略套路,行文多磕绊。所谓修辞镜像既指引历史的碎片,也暗示未来的乌托邦,进而打通与“人类大家庭”的总体性想象。但如此表述的底牌就在于,无论历史与未来在诗歌中都是缺席的,写作本身即是相对于现实的幻象建构。不得不吐槽的是,分析太少,引文太多,诗歌批评的主权在哪里?
评分比较推崇的70后诗歌研究者。此外还有几个,我就不用说了,嘿嘿嘿
评分从诗歌的角度看,人是语言的人,主体性问题也就是语言问题,一个人属于什么样的语言系统,他就会被塑造成什么样的人。诗歌通过对话语秩序和方式的改变,完成对主体的改造,从而与“历史”发生关联,这种诗歌的拯救性维度称之为“语言—历史”机制,但在我们的当前境遇必须警惕诗歌像“单边的历史幻象”倾斜,从而造成对乌托邦取向的反叛。(P97)
评分观点略套路,行文多磕绊。所谓修辞镜像既指引历史的碎片,也暗示未来的乌托邦,进而打通与“人类大家庭”的总体性想象。但如此表述的底牌就在于,无论历史与未来在诗歌中都是缺席的,写作本身即是相对于现实的幻象建构。不得不吐槽的是,分析太少,引文太多,诗歌批评的主权在哪里?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修辞镜像中的历史诗学:1990年以来当代诗的历史意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