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栋,生于1979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曾获北大未名诗歌奖,刘丽安诗歌奖。出版专著《李泽厚与现代文学史的“重写”》(江西人民出版社,2012),诗集《没有墓园的城市》(阳光出版社,2015),主编《中国新诗百年大典(第二十九卷)》(长江文艺出版社,2013),与人合译《这里不平静——非洲诗选》(2010,世界知识出版社)。
本书以诗歌写作中的“历史意识”作为阐述角度,对1990年以来的当代诗歌中具有的“历史对位法”问题,“个人化历史想象力”问题,对历史镜像的重塑问题等进行了描述与探讨,并对这些问题中所表现出来独特的语言的精神症候,修辞的技艺法则,词语构成方式等重要诗学问题给以了总结与阐释。书中所展开的论证方式并非编年史式的逐层扫描论述,而是选取重要代表诗人,重要历史事件,热点话题等为个案进行以点带面的论证与剖析。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三星半。开本不大,有点像手册的感觉,按一般出版书籍的篇幅的话,200页左右。相较前面当代诗歌的论述研究,更喜欢最后几篇诗人对谈,尤其是对诗人孙文波的访谈。
评分三星半。开本不大,有点像手册的感觉,按一般出版书籍的篇幅的话,200页左右。相较前面当代诗歌的论述研究,更喜欢最后几篇诗人对谈,尤其是对诗人孙文波的访谈。
评分三星半。开本不大,有点像手册的感觉,按一般出版书籍的篇幅的话,200页左右。相较前面当代诗歌的论述研究,更喜欢最后几篇诗人对谈,尤其是对诗人孙文波的访谈。
评分比较推崇的70后诗歌研究者。此外还有几个,我就不用说了,嘿嘿嘿
评分三星半。开本不大,有点像手册的感觉,按一般出版书籍的篇幅的话,200页左右。相较前面当代诗歌的论述研究,更喜欢最后几篇诗人对谈,尤其是对诗人孙文波的访谈。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