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爾弗裏德·布蘭特(Wilfrid Blunt)是伊頓公學資深的繪畫老師,皇傢藝術大學和倫敦林奈協會的會員,著有多部傳記作品和關於歐洲藝術與植物學的著作。他的《植物學插圖藝術》已經成為植物科學畫的標準的參考讀物。逝於1987。
譯者:徐保軍,1983年生。2012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係,獲博士學位。現為北京林業大學人文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嚮為科學哲學、科學思想史、博物學、生態文明。
現代生物分類學之父林奈的第一部中文傳記。卡爾•林奈(1707-1778)因發明“雙名法”,用拉丁語組成的屬種名作為動植物學名而聞名於世,雙名法成為現代動植物命名的基礎。在瑞典,人們稱這位偉大的博物學傢為“花之王子”。林奈一生經曆瞭幾個多姿多彩的時期:從早期遊學考察的窮學生,到烏普薩拉有名的醫藥學教授,再到瑞典皇傢科學院的創始人之一。作為一位敏銳的旅行傢、科學傢、采集者、畫傢和地理學傢,他將其一生的熱情投入到植物學中,命名並分類瞭9000多種植物、828種貝類、2100種昆蟲和477種魚。這本書用通俗易懂的文字,鮮活再現瞭林奈的一生:他在拉普蘭的探險經曆、他的傢庭生活、他和學生的交往,以及他在科學史上的偉大成就。書中結閤大量經典文獻,再現瞭包括林奈手稿在內的精美原始圖片。
现代生物学迅猛发展,卡尔·林奈(1707~1778)居功至伟。 在林奈之前,人们习惯用特征法来为动植物命名。想象一下,“翅褐色或紫褐色,前翅顶角和后翅臀角向前后延伸,呈叶柄和叶尖形状的节肢昆虫”,这种叫法多么冗长累赘又多么让人糊涂,称呼它为“枯叶蛱蝶”多么明确清晰。 ...
評分现代生物学迅猛发展,卡尔·林奈(1707~1778)居功至伟。 在林奈之前,人们习惯用特征法来为动植物命名。想象一下,“翅褐色或紫褐色,前翅顶角和后翅臀角向前后延伸,呈叶柄和叶尖形状的节肢昆虫”,这种叫法多么冗长累赘又多么让人糊涂,称呼它为“枯叶蛱蝶”多么明确清晰。 ...
評分现代生物学迅猛发展,卡尔·林奈(1707~1778)居功至伟。 在林奈之前,人们习惯用特征法来为动植物命名。想象一下,“翅褐色或紫褐色,前翅顶角和后翅臀角向前后延伸,呈叶柄和叶尖形状的节肢昆虫”,这种叫法多么冗长累赘又多么让人糊涂,称呼它为“枯叶蛱蝶”多么明确清晰。 ...
評分现代生物学迅猛发展,卡尔·林奈(1707~1778)居功至伟。 在林奈之前,人们习惯用特征法来为动植物命名。想象一下,“翅褐色或紫褐色,前翅顶角和后翅臀角向前后延伸,呈叶柄和叶尖形状的节肢昆虫”,这种叫法多么冗长累赘又多么让人糊涂,称呼它为“枯叶蛱蝶”多么明确清晰。 ...
評分现代生物学迅猛发展,卡尔·林奈(1707~1778)居功至伟。 在林奈之前,人们习惯用特征法来为动植物命名。想象一下,“翅褐色或紫褐色,前翅顶角和后翅臀角向前后延伸,呈叶柄和叶尖形状的节肢昆虫”,这种叫法多么冗长累赘又多么让人糊涂,称呼它为“枯叶蛱蝶”多么明确清晰。 ...
看瞭書纔能把分類學鼻祖這個形象立體化,要不就隻知道雙名法瞭。比起達爾文,林奈大神真是靠努力一步步從窮小子到醫生到知名博物學傢,青年時代不停地在找資助找工作跟著不同的人養活自己,最後終於熬齣頭。瑞典沒有留住林奈的收藏真是太可惜瞭。最後還是要感嘆一下,作為前驅能隨心所欲地給物種命名真是令人羨慕呀。
评分行文糟糕極瞭,流水賬,不著重點,全是資料的羅列。一些自以為幽默的評論透齣一股子刻薄勁。另外,銅版紙反光太厲害,晃眼。
评分國內第一本卡爾·馮·林奈的傳記譯著。這位百科全書式的人物有著學業平平的年少時光,經曆過艱辛多舛的拓荒旅程,終以卓絕的纔華與毅力整理齣一個簡明而有序的生命世界。
评分林奈和他的追隨者們在一片混沌之中開闢齣瞭一條道路,從此世間生物漸漸有瞭清晰的邊界,通過雙名法體係(類似身份證),個人對自然物的觀察、描述和分析纔慢慢變得可以和全球的觀察者、研究者共享。
评分有點平鋪直敘缺乏亮點,作者顯然沒有那麼瞭解林奈。不過能有一本中文譯本也實屬不易,畢竟國內能詳細瞭解林奈的渠道並不多。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