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尔曼·麦尔维尔
(Herman Melville, 1819—1891)
美国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被誉为“美国的莎士比亚”。
1819年生于纽约,出身名门望族。后因家道中落,15岁的他放弃学业,打工以补贴家用。
1837年乘船前往英国。1841年成为捕鲸船水手,开始漫长的海上漂泊。在枯燥的航行、与食人族同住、被放逐、军舰服役等之后,于1844年登岸。这段坎坷却丰富的经历对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845年开始创作小说。
1851年《白鲸》出版,直到70年后才得到广泛重视。
1891年9月,依然穷困潦倒,病逝于纽约。
至今,《白鲸》被视为美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小说之一。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鲍勃·迪伦 向全世界推荐的经典史诗小说
“如果太阳侮辱了我,我也会戳穿它。”
船长亚哈,纵横海上四十年,是水手们眼中神一般的人物。
有一天,他被一头名为“莫比·迪克”的大白鲸,咬断左腿。为了杀死白鲸,重获尊严,亚哈精心策划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复仇计划……
对抗与其价值 撒旦意识到自己的骄傲与光荣,认识到地狱的王远胜天堂的奴隶,他带领着三分之一的天使反抗上帝的治政,与犯罪的兄弟们世世代代在地狱里为了自由而受苦。当海狼面对可怕的风暴,在甲板上对着滔天的浪潮和暴雨,驾驶着帆布与木板做成...
评分麦尔维尔在《白鲸》的卷首说,他把这书献给霍桑,聊表他的敬慕之情。 曾经感觉相当的奇怪。 没法喜欢《红字》。虔诚清教徒式的敏感、狂热和故做镇静,一如戏剧或者诗歌式的宏伟架构,与夏多布里昂的《阿拉达》一样的蛮荒背景但远为沉重。雨果的浪漫主义比他要轻得...
评分 评分从寒假开始一直在看这本书,断断续续花了有两个月的时间。有时狼吞虎咽,有时逐字逐句终于看完。真的是一本巨著啊,一百三十六章(算上结尾),看完这么多的内容,忍不住吐槽一番,聊表纪念吧! 麦尔维尔大大这一生也可谓是风起云涌啊,做过水手,斗过生番,捕过鲸鱼,搞过学...
评分在这片神秘的场域之上,我们捕获并解剖世界的架构、将它公然晾干并以之为序,但我们所及之物也止于架构而无涉世界之核。这核于世界而言是秩序,同时亦是无度;于你而言是命运,并终于化归死亡。在你扑入它的维度的一刻(却无时无刻不在它的维度中),你已出离原在之所(迈向原...
真的不好看,没有看完。
评分太。。。。繁复的文风了,动不动就插入大量的说明性文字。结局在与莫比迪克斗争中戛然而止,结束得太仓促了。
评分2;上帝,莫比·迪克与亚哈船长;比喻,形而上学与莎士比亚。 然鹅对海上捕鲸题材兴趣寥寥,读完简直长舒一口气,boring。
评分那些关于鲸鱼和捕鲸的知识很具干扰性,使整个故事的吸引力减弱了,或者说作者不怎么会写故事。书中有很多和圣经有关的隐喻,神是无所不能的,但他把人类忘记了,所以人类只能自救。而对于人类来说,最难的莫过于拯救自己的灵魂。对于亚哈船长来说,伴随着肢体的残缺,灵魂也残缺了。欲使之灭亡,必先使之疯狂,仇恨吞噬了亚哈,他表面的理智也掩盖不了灵魂的疯癫。
评分白鲸最后死了吗?物质世界上来讲,他成为了薛定谔的猫。精神世界上讲,白鲸会永生,与亚哈的愤怒一起永生。亚哈扎了它的眼睛,就像亚哈失去同等重要的腿一样。过去的白鲸已经死了,现在的白鲸成为了与亚哈愤怒的结合体。亚哈算不算一个有精神信仰的人?不算。他只是一个有着方向正确但不是自己能力范围内的目标。在战胜政治体制,迷信,伦理纲常,人心黑暗等的物质世界不合理构成因素的一个失败,勇敢的开拓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