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吴晓东 文学评论 外国文学 文学理论 文学研究 现当代外国文学批评 文学 三联
发表于2025-02-02
从卡夫卡到昆德拉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回顾20世纪文学,冠以经典的盖棺论定或许言之尚早。但吴晓东在北大讲坛上推崇的从卡夫卡到昆德拉这九位小说家,却无疑称得上大师;他在课堂上选作阐释分析对象的九篇作品也已经或终将被证明为不朽。因此,吴晓东对他心仪小说家的独具慧眼的研究、对他欣赏的小说的别有会心的解读,不失为一 种对20世纪现代派文学的回顾和盘点。虽然作者无意经营小说史的架构,但其宏阔视野却有助于我们对百年文学脉络的整体关照和把握,进而领悟已经过去的这个“人类有史以来最复杂的一个世纪”对小说家及小说形式的深层影响,以及为什么20世纪的小说令人感到“阅读不再是一种消遣和享受;阅读已成为严肃的甚至痛苦的仪式”。
本书是在北大开设的“20世纪外国现代主义小说选讲”课讲稿的基础上整理而成。讲堂上的即兴发挥和精彩议论,使本书在严谨缜密的学院派研究风格之外,更增添了几分潇洒而感性的亲和力。对我们熟悉或热爱的小说与小说家,听听吴晓东老师如何评说,或许是一种有趣的“旧梦重温”。
吴晓东,黑龙江省勃利县人。1984年至1994年于北京大学中文系读书,获博士学位。现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大中文系现代文学教研室主任,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1996年赴日本京都大学文学部担任共同研究者,1999年至2000年赴韩国梨花女子大学讲学,2003年至2005年赴日本神户大学讲学,2016年被聘为日本城西国际大学客座教授。2001年入选北京新世纪社会科学“百人工程”,2007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16年任北京大学人文特聘教授。著有:《阳光与苦难》《象征主义与中国现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史》(合著)、《记忆的神话》《20世纪外国文学专题》《镜花水月的世界》《从卡夫卡到昆德拉——20世纪的小说和小说家》《漫读经典》《文学的诗性之灯》《废名·桥》《二十世纪的诗心》《文学性的命运》《临水的纳蕤斯——中国现代派诗歌的艺术母题》等。
非常容易看进去的一本
评分《城堡》,一半就弃了。读完本书,有兴趣回头重阅。这就是好的文论的效果。脱离凌虚蹈空,围绕文本阐释,晓畅明白,深入浅出。正是我需要的。豆友有类似的推荐吗?
评分迷宫的探索者一章讲得不错。《小径分叉的花园》本身的复杂性远远超过了一篇短篇小说所能承载的信息量,阅读时处处都值得深思,每一次思考都能感到这篇小说的神秘感和无限性,传达出人类历史亦真亦幻的一面。吴晓东老师无疑是博览群书的作者,但感觉不少观点还是和作品之间隔了一层纸。不少地方为了解释概念而解释(为什么总提到金庸?)。《骑桶者》的解读颇具启发性,只有当你的木桶是空的时候,你才能飞翔;如果装满了,就会砸到地上。匮乏在这里成为了想象力的催化剂,匮乏即丰盛。
评分三星半
评分高二读。
余华在温暖和百感交集的旅程里面也以随笔的形式评论了这几本书, 呵呵,选的书竟然是惊人的相似。 不论评得怎么样,这几本书绝对是值得看的。 呵呵 嗯
评分二十世纪开始,阅读不再是一种消遣和享受,阅读已经成为严肃,甚至是痛苦的仪式。 ------吴晓东 我是个满固执的人,对于我不懂的东西,有强烈的想去探个究竟的欲望,尽管者通常坚持不了多久, 就挥泪离去。传说中的《尤利西斯》我挑战了好几回,但是和《追忆似水年华》一样...
评分 评分这本书揭示了很多我过去读小说没读出的东西,以下只是一点而已,故还在精读中,且力荐之。 近段时间对现代主义小说的阅读,领悟了一些东西 。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揭示的“无意的记忆”的秘密给了我又一个视角: 从诗学层面上看 ,“无意的记忆”揭示了人类回忆的固有的...
评分一个研究文史的人如此主观而深入的讨论一个心理学问题让人感觉不那么好。诸如无意识的记忆,信息进入我们的脑海是需要注意力的filter功能的,虽然是在之前还是之后仍尚在争论。作者所谓无意识只是无意识自己有意识。还有什么身体记忆,是context而已,如果现在还向古老的哲学里...
从卡夫卡到昆德拉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