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泽•萨拉马戈(José Saramago,1922.11.16 – 2010.06.18)
葡萄牙作家。1922年出生,高中时因家境贫困辍学,25岁时发表第1部小说,从汽修工变成文学杂志记者,之后30年,一直勤恳上班,直到55岁重新开始写小说。1982年出版的《修道院纪事》为他赢得国际声誉。代表作有《里斯本之围》《失明症漫记》《复明症漫记》等。199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是葡萄牙语世界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作家。2010年在西班牙兰萨罗特岛去世,葡萄牙为其举行国葬。
★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若泽•萨拉马戈经典之作
★ 如果你能看,就要看见;如果你能看见,就要看透
★《失明症漫记》续篇
★ 带你直面真实的黑暗,发出一声沉默的诘问,给出一个高贵的回答
======
★ 萨拉马戈用想象力、同情心和讽刺所讲述的寓言,持续不断地让我们把握到变幻不 定的现实。——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词
★ 萨拉马戈和马尔克斯是我心目中最好的两位作家,但在我看来,萨拉马戈对现实的隐喻更强。——苏童
★ 萨拉马戈在《复明症漫记》中充分展现了他作为一位诺奖作家的功力。没有人能否认萨拉马戈作品的情感和思想深度。——《书单》
======
太糟糕了,几乎又是一场失明症。这种新形式的失明症与前一种具有同样的破坏性,甚至更加凶险!但它表现形式不同,或者我们可以称其为复明症。
萨拉马戈在写完《失明症漫记》十年后,续写了那座曾经陷入地狱的城市的故事。《复明症漫记》以充满黑色幽默的荒诞剧开场,以曲折而暖心的硬汉小说收尾,讲述了一个看似不可能却又十分日常的场景下的故事。萨拉马戈用寓言为我们呈现出未来,同时以一种令人不安的方式让我们看清了现实。困顿于当代生活丛林的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是《复明症漫记》的读者。
《失明症漫记》里,白色失明症吞噬一切,所有人都变成盲人,每个人都失去自理能力。然后借助医生妻子——唯一的正常人——的眼睛,我们看到在社会体系完全崩溃、道德法律失去效力的世界里,人们是如何放松自身的道德约束,变成只会想法设法满足兽欲的牲畜。 所幸在最后一章,阴...
评分 评分艺术作品,包含文学、音乐、摄影等等,最终都会归结于情感的表达。这一种表达也许是外露的,也许是隐含的,可以是博爱大爱,可以是小情小爱,但最深层的情感表达莫过于对于人性的刻画。 继俄国文学大师陀思妥耶夫斯基之后,世界文坛终于又出现了一位善于刻画人性的文学大师,...
评分艺术作品,包含文学、音乐、摄影等等,最终都会归结于情感的表达。这一种表达也许是外露的,也许是隐含的,可以是博爱大爱,可以是小情小爱,但最深层的情感表达莫过于对于人性的刻画。 继俄国文学大师陀思妥耶夫斯基之后,世界文坛终于又出现了一位善于刻画人性的文学大师,...
我想,如果不是武汉肺炎,不是李文亮医生的死,我不会一刻不停的看完这近二十万字的书,谢谢我以前的懒惰,让我把这本书留到现在,现在真是再合适不过了。 我们从出生就签下契约,被灌输没有政府我们会一片混乱,实际上人民会做好一切,真正的敌人永远是政府。
评分主动专制与被动民主,身份的再次替换与重现,直击却不如失明症来得痛快,究竟谁才是想象共同体的“毒药猫”
评分实在是很有意思的故事,当一双双眼睛复明自由,坐立不安的正是权贵与麻木。故事讲到三分之二才出现主角,但节奏很紧凑,警督的复明带有坚持的善良,很痛心医生妻子的死,可这一切就是现实
评分四年之后重读这本书,对书里的故事有了新的认识。我感觉这本书是切切实实地讲了“复明”的故事,而且是一个个普通人的复明。
评分四年之后重读这本书,对书里的故事有了新的认识。我感觉这本书是切切实实地讲了“复明”的故事,而且是一个个普通人的复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