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与意义

图像与意义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沈语冰,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世界艺术研究中心主任。著有《20世纪艺术批评》,并获教育部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科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独立与合作译有《塞尚及其画风的发展》等十二部,其中《现代生活的画像:马奈及其追随者艺术中的巴黎》获AAC第八届“艺术中国·年度影响力”年度艺术类出版物最终提名奖。因“长期致力于系统翻译介绍西方现当代艺术理论,为中国艺术研究做出重大贡献,丰富了中文世界的学术视野”,获第二届当代艺术思想论坛艺术理论奖。

出版者:商务印书馆
作者:沈语冰
出品人:
页数:401
译者:
出版时间:2017-9-1
价格:98.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100110730
丛书系列:艺术史文丛
图书标签:
  • 艺术史 
  • 艺术理论 
  • 沈语冰 
  • 艺术 
  • 艺术史书单 
  • 视觉、影像与精神分析 
  • 视觉与精神分析 
  • 艺术批评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图像与意义:英美现代艺术史论》是沈语冰教授继《20世纪艺术批评》出版十三年后,进一步深化、细化现代艺术史论研究的成果。在独立或合作翻译欧美艺术史经典十二种的基础上,沈语冰教授广泛搜求,剔抉爬梳,将原作的学术渊流、内在理路、方法新变以及后世接受等,简洁明快地呈现出来,堪称十年磨一剑的佳构。

除勾勒英美现代艺术史论基本地形图的“导论”外,本书主体部分由罗杰·弗莱、格林伯格、施坦伯格、夏皮罗、T. J. 克拉克、乔纳森·克拉里等六个专题组成,涵盖了现代艺术史写作中的形式主义、现代主义、现代图像学、精神分析、艺术社会史与视觉考古学等重要理论和方法。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通过此书可以大概把握英语艺术界现代史论的主体面貌,期待更多当代艺术的著作翻译。

评分

现代艺术不再具有完成形态,而是被放置在艺术世界中,在公众与批评家的讨论与阐释中不断重构自身的话语体系和符号网络。它不再以某件作品自足,而是以反艺术的方式不可避免地成为艺术。这种形态并不是封闭、垄断或傲慢,而是一种历史形塑:它一方面继承了历史前卫运动折堕的激进政治诉求,残留有艺术政治化和政治美学化的异化现实批判和艺术消融于现实创造的乌托邦愿景;另一方面继承了现代主义自反与自律的否思姿态,留存着对艺术何以为艺术的永恒叹问,虽然这种现代主义在其后成为某种形式主义教条,而不得不面临自己的极简主义时刻。沈语冰老师此书就从艺术批评实践入手,探讨了现代艺术几种话语建构的维度。对于希望上手现代艺术的人来说,优点在于模块清明、理路精细,缺点在于框架仍不够完整、视野仍不够疏朗。

评分

类似于史料爬梳,理论性很低

评分

沈老师许多上课时个人风格的用语都自然带到了行文中。也许可以将导论的结尾视为我当下的心境:“循着自己的兴趣做学问,是我向来的原则……如果这种选择并非出于利害关系或权宜之计,而是出于一己性情的为己之学,那它本身就应该更有价值。我认为我已经找到了令我无限喜爱的工作,对此,我无怨无悔。”

评分

文字很棒(偶尔有些句子令人出戏)。不过最后克拉里出现在所谓的艺术史论谱系的末尾有点违和。就目前他较流行的3本代表作来看,除了近来翻译的《悬置的知觉》以高雅艺术为主要切入点,另外两本更像是文化研究,讨论了诸种因素联结的网络如何塑造了特定视觉体制和资本主义世界,艺术作品只是反映和塑造的一环。最后的落脚点感觉更靠近现代/后现代主义批判的路子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