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许知远 十三邀 访谈 谈话录 看世界带着偏见 反观内心 随笔评论 2018
发表于2025-02-25
偏见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谈话自有它的内在逻辑,它逼迫讲述者勾勒自己的轮廓、探视自己的内心。判断很可能片面、浅薄与武断,但背后,是我们对他人与时代真诚的理解欲望。
十三邀是一档单向空间与腾讯新闻合作的访谈节目,邀请当今商界、娱乐界、文化界的杰出人物,许知远作为主持人,带着“好奇心、偏见与虚荣”, 深入探寻每位嘉宾的成长经历和思想涟漪,在与这十多位“社会切片”的对话中,观察和理解这个世界。本辑嘉宾是罗振宇、姚晨、蔡澜、俞飞鸿、陈嘉映、白先勇、贾樟柯、李安、冯小刚、叶准、二次元(未末、董志凌、驰骋)、金承志、王小波(李银河、李静、姚勇)。
这本书里,记录了:
罗振宇对知识付费行业的大胆前瞻;
姚晨渴望创造独树一帜的屏幕形象的努力;
蔡澜对享乐与遁世一体两面的回避;
俞飞鸿对成长中性格障碍的坦白;
陈嘉映对精神思辨与随遇而安的无差别追求;
白先勇对风云与风月的淋漓解读;
贾樟柯对当代思潮与电影的感知;
李安对电影“地道”的精确把握;
冯小刚对京片话语逝去的一丝不满;
叶准对接续“咏春”传统的恬然淡漠;
二次元从业者对二次元亚文化的赤诚坚持;
金承志对雅俗的无障碍切换;
王小波亲友对小波的感怀与剖析……
高傲的、自省的,佻达的、禅静的,机心的、童真的,逐利的、遁世的,在长时间的无主题访谈的刺探中,逐一卸下防备,在镜头里上演。
他们对世界的一管之见,我们对他们的先入之见,在交锋和挖掘中,得“偏见”二字以概之。
十三邀是一档单向空间与腾讯新闻合作的访谈节目,邀请当今商界、娱乐界、文化界的杰出人物,主持人许知远带着“好奇心、偏见与虚荣”,深入探寻每位嘉宾的成长经历和思想涟漪,在与这十多位“社会切片”的对话中,观察和理解这个世界。
我对这本书唯一的不满:敢问腰封设计的老师怎么想的?居然让这个大腰封挡住了封面上许知远老师最耐看的身体部位?让我们实际一点好吗:十个罗振宇推荐都赶不上许老师销魂的小蛮腰
评分在这本书里,能看到在别处看不到的罗振宇、姚晨、蔡澜、俞飞鸿、陈嘉映、白先勇、贾樟柯、李安、冯小刚、叶准、金承志、王小波
评分借用老舍先生写祥子的话,许知远是自以为“体面的要强的好梦想的利己的个人的健壮的伟大的”知识分子,实则是“堕落的自私的不幸的社会病胎里的产儿个人主义的末路鬼”的油腻中年男人,他的偏见并非像他自己所说那样是“高傲的自省的佻达的禅静的机心的童真的逐利的遁世的”,而是“拒绝成长的社会逃避者”,是猥琐的腐朽的缺乏自我认知与世界认知能力的把无知当清高把肉欲当心仪把偏狭当理想的遗老。在那些受访者面前,他就像个螳臂当车的蝼蚁。
评分他们的人,我们的人。
评分第一次看访谈文字录,在单读微信群里买了许知远签名版,读来很流畅,看得挺快的。前后断断续续看过几期十三邀的节目,通过这档节目看到的不仅是被访者,也是访谈者许知远。都很真实,很可爱。虽然前段时间访谈马东和俞飞鸿的两期节目直接把许知远送上了社会舆论的风口浪尖,但我个人依然还是可以理解并且挺欣赏许知远这种访谈的风格和偏见的自我定位。
这本书是访谈节目《十三邀》的文稿结集,包括12个访谈对象,如罗振宇、姚晨、蔡澜、俞飞鸿、白先勇、贾樟柯、李安、冯小刚等。 电视节目我基本没看过,除了一集采访木村拓哉的,看完之后更觉得不看是对的。电视节目最大的问题在于节奏太慢,信息密度太低,而且只能让你被动地线...
评分 评分进入正题之前,我想先抛出几个最后的结论: 1。这本书的作者不是许知远,而是十三邀,许知远只是书中的一个人物 2。拿同时读的《万历十五年》增订本与《偏见》作对比,前者286页,24.7万字,后者344页,20.2万字。中国出版商似乎被读者惯坏了,留这么多空白是让读者列算式吗? ...
评分无论我是否在万科工作过,王石都是一个令人敬重的人。万科的自律能力与理想主义基因,也就是王石个人的基因。基因这个东西非常有意思,无论后来的人有多逆反,多不情愿,基因这个东西都是洗不掉的。所以,王石在不在万科,万科都等于王石。 简单定性的赞过,然后来说说最近许知...
评分读《偏见:<十三邀>第一辑》 2007年春节刚过,我考研失败,一心想去北京找份有理想有追求的工作,想做出版传媒文化行业。大名鼎鼎的单向街书店发出公告,招店员若干名,我发了封挺长的邮件过去,没几天就收到了特别真诚的回复,回信也挺长,大意是店员这份工作待遇还是很...
偏见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