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德萊爾(Charles Baudelaire,1821-1867),法國偉大詩人,現代詩歌的先驅。1821年4月9日,波德萊爾齣生於巴黎,六歲那年,父親弗朗索瓦•波德萊爾去世,次年母親改嫁。1836年,波德萊爾從裏昂皇傢中學轉入巴黎路易大帝中學就讀,開始顯露齣詩歌方麵的纔能。中學畢業後,十九歲的波德萊爾在巴黎參加文學小團體,過上瞭浪蕩的生活,直到次年被繼父奧比剋上校送上一條駛往印度的航船。這趟曆時半年多的遠航豐富瞭他的感官,喚醒瞭他的創作激情和靈感。1842年,他結識瞭女演員讓娜•迪瓦爾,為她寫下瞭《蛇舞》《秀發》等詩篇。1845年之後,波德萊爾創作瞭大量的作品,其中包括詩歌、小說、文論和翻譯作品,大部分詩歌於1857年以《惡之花》為書名首次齣版,散文詩則結集成《巴黎的憂鬱》。波德萊爾的藝術評論引起廣泛關注,翻譯的美國作傢愛倫•坡的作品也深受讀者喜愛。1866年3月,波德萊爾齣現失語癥和癱瘓等癥狀,經過一年多的住院療養,於次年8月31日病逝,安葬於濛帕納斯公墓。
《惡之花》是法國詩人夏爾•波德萊爾的著名詩集。這部首次齣版於1857年的詩集引起瞭極大爭議,並被法院判決須刪去六首詩。這場一個半世紀前的官司並沒能遮掩這部詩集的光輝,它不斷被再版、評注,被翻譯成各種語言版本。《惡之花》在語言上的創新和新的美學思想深刻影響瞭後世的詩人,尤其是波德萊爾的三位追隨者魏爾倫、蘭波和馬拉美,從而開創瞭現代詩歌的先河,成為世界詩歌史上一座不朽的豐碑。今天流傳於世的最全版本收錄瞭波德萊爾從1840年到1867年去世前創作的全部169首詩,除初版的《緻讀者》和《憂鬱和理想》《巴黎即景》《酒》《惡之花》《反抗》《死亡》六個小輯外,增補瞭《吟餘集》《<惡之花>增補詩》和《青春集》。
---------------------------------------------------------------------------------------------------
語言上的創新——特彆是在法國詩迫切需要此種創新之時——足以使波德萊爾成為一位偉大的詩人,一座詩歌史上的裏程碑。無論哪種語言中,波德萊爾確實是詩的最偉大典範,因為在我們經曆過的詩和語言中,他的詩和語言最接近一種完全的改造。
——T.S.艾略特
这个版本翻译较差,诵读起来味如嚼蜡。 只是说这个版本收录了所有诗作,真正叫个“全集”而已。
評分有感于中文版本的翻译质量较差,尤其是如何把原文中的情感和逻辑关系用合适的中文连词或语气词表达出来。所以自行翻译了一下,时间有限,目前仅翻译了《致读者》。 致读者 愚昧,谬误,罪孽,吝啬, 占据我们的精神,折磨我们的肉体, 而我们供养自己所爱的悔恨, 就像乞丐喂...
評分这个版本的翻译辞藻华丽,又极富音韵美,虽然还是充满宗教色彩的诗歌,却也没有文化差异带来的距离感,适合朗诵。 《恶之花》的世界是想象的夸张的世界,同时又是真实的赤裸的世界。宗教、神话、文学作品、艺术作品,这些都是波德莱尔的取材来源,时不时穿插一些光怪陆离的画...
評分凌晨四点,合上波德莱尔的《恶之花》 身体被汗水浸着,手脚冰凉 我分明看见幽灵在房中飘荡 丑陋但却并不可怖 一具腐尸走了过来 躺下,与我同枕而眠 她身上的一块块尸斑,绽出一朵朵玫瑰 吸引着我,有与她亲吻的欲望 霎时间,腐气弥漫 卧室变成地狱 发黑了的血 充...
評分随雪崩一起坠落 ——《恶之花》中的女人 一、在对你的吻中无休无止地报复——作恶者 波德莱尔六岁的时候,他的母亲卡罗林·杜费斯改嫁欧比克少校,此时波德莱尔68岁的父亲约瑟夫·弗朗索瓦的服丧期尚未满。这一事件给幼小而内心敏感的波德莱尔造成了持续一生的影响...
比較喜歡第79首《頑念》,很多首有一個特點,一個小節首尾重復呼應。整體讀下來覺得一般。
评分宛若紅日墜落在北極地獄,我的心是赤紅的冰團。
评分詩歌還是要讀原著,強行押韻看的一頭霧水。放蕩不羈的波德萊爾的一生,多情、吸毒、債務纏身,就像是詩集中的惡之花。
评分這翻譯太拗口瞭…
评分宛若紅日墜落在北極地獄,我的心是赤紅的冰團。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