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內藤湖南
日本東洋史學京都學派開山人。自幼受漢學熏陶,曾投身報界,後任教於京都大學,任東洋史學第一講座教授。內藤湖南從1899年開始多次造訪中國,懷著對中國古典文化的嚮往和對中國社會的關心,與羅振玉、王國維、嚴復、鄭孝胥、張元濟等往復交流,並留下珍貴的筆談記錄、日記、書信等,收入《禹域鴻爪》一書。
(譯者)李振聲,復旦大學中文係教授、博士生導師,日本文學翻譯傢。譯有:夏目漱石《夢十夜》、夏目漱石《虞美人草》、橫光利一《感想與風景》、鈴木正夫《蘇門答臘的鬱達夫》、內藤湖南《禹域鴻爪》等。
日本東洋史京都學派開山人內藤湖南,晚清民初與中國文化學界要人名流的往來實錄
————————————————————————
生於儒學世傢、自幼熟讀中國古典的漢學大師
和嚴復、張元濟、文廷式、清肅親王等政、商、學界要人名流的筆談、交遊
描寫自然風光,考證名勝古跡,評論名流人物,抒發古今之慨
————————————————————————
內藤湖南是日本中國史研究領域京都學派創始人之一。《禹域鴻爪》是他於1899年到1918年之間,多次到中國訪問、遊覽後,寫作的七種考察記錄的閤集。這些文字以旅行傢的嚴謹態度,詳細記錄瞭作者在中國各省各市的所見所聞,既包括名山大川的地理地貌、走勢分布,也包括名勝古跡的保存狀況、建築樣態,既謄錄或迴憶瞭內藤湖南和嚴復、張元濟、文廷式、清肅親王等知識界名流和朝廷要人的筆談對話,也描寫瞭一般百姓、兵卒小販的生活與姿態。作為深受漢學影響的一代知識分子之一,作者對中國懷有很深的文化認同和理解。這本遊記並不停留於走馬觀花的記錄和浮皮潦草的議論,而是在文化批評和社會觀察上具有非一般的深度和參考價值。
————————————————————————
**新譯新增的遊記閤集,來自日本京都學派創始人內藤湖南的寫實記錄**
本書收錄內藤湖南寫作的七種中國遊記,其中《緒言》《禹域鴻爪》《鴻爪記餘》三部分曾收入《燕山楚水》一書翻譯引進,此次是新譯;《己亥鴻爪紀略》《禹域鴻爪後記》《遊清雜信》《遊清記彆記·京津訪問記》《中國觀察記》等則之前未收入中譯本的遊記集中;此外,書末還附錄瞭著名日本漢學傢桑原武夫的《湖南先生所嫌厭的》,從側麵反映內藤湖南的個人愛好和文化取嚮。這些文字為瞭解清末民初中國的社會生活、中日交往情況、日本對華策略等,提供瞭更多可供研究和探討的材料。
**與嚴復、文廷式、張元濟、清肅親王等名流要人的往來對話,珍貴的曆史材料**
除觀覽景物、登臨懷古外,書中難得留下內藤湖南與嚴復、張元濟、文廷式等知識分子的筆談記錄,以及與清肅親王等重要人物的迴見和交談概況。這些記錄和筆記,較多關注清末民初中國的社會、經濟、文化、軍事及政治現實,反映齣社會各界名流要人對中國現狀的憂慮和對未來局勢的判斷。這些意見從今日看雖未必盡皆公允,但可以代錶或反映當時各種思潮交匯的情況,是珍貴的曆史材料。
————————————————————————
日本最偉大的漢學傢內藤湖南教授。
——著名學者 楊聯陞
(內藤湖南)先生為彼邦漢學耆宿,治中國史卓然有所建樹,新進學子多齣其門下。……其方麵之廣,精力之強,遑論日本,即我國近代學者中亦不數覯焉。
——著名學者 周一良
內藤湖南是近代日本中國學的重要學者之一,同時又是中國近代重大曆史事件的觀察傢和評論傢。
——北京語言大學教授、錢穆孫女 錢婉約
《禹域鸿爪》著者内藤湖南的一些背景性传记材料,这套译丛的策划人施小炜先生,在其所撰的《总序》中已有很好的论列,读者自可从容参读。我只是想补上一句,《禹》是收入本译丛的这几种书里边,惟一一部学者写的游记。 学者有学问垫底,游山观水之时,始终不会忘情于史地的考辨...
評分 評分《禹域鸿爪》著者内藤湖南的一些背景性传记材料,这套译丛的策划人施小炜先生,在其所撰的《总序》中已有很好的论列,读者自可从容参读。我只是想补上一句,《禹》是收入本译丛的这几种书里边,惟一一部学者写的游记。 学者有学问垫底,游山观水之时,始终不会忘情于史地的考辨...
評分 評分《禹域鸿爪》著者内藤湖南的一些背景性传记材料,这套译丛的策划人施小炜先生,在其所撰的《总序》中已有很好的论列,读者自可从容参读。我只是想补上一句,《禹》是收入本译丛的这几种书里边,惟一一部学者写的游记。 学者有学问垫底,游山观水之时,始终不会忘情于史地的考辨...
一本嚴謹端正的、學者型的、內容極豐富且具有資料價值,該是能供日本人查詢之用的中國觀察記,單純看成遊記小書簡直小看瞭這本書,確實一如譯後記所言:“一般文學作傢所難以企及的騫翮遠翥的學術視野”;上海之於全國其他地方的差異和特殊性,這位百年前的遊曆者就已看得那麼清楚瞭;蘇州北寺塔的小插麯有趣,用我的方言來念也是“不是塔”;翻譯古意盎然、韻味十足;套裝五本讀完,本書壓軸不能更閤適
评分”隻要和中國相關的他都喜歡。”
评分2018年已讀061:內藤湖南的漢學修為著實厲害,他的中國遊記絕非簡單的山河形勝、世俗民情、古跡憑吊,而是旁徵博引、古今穿插,賦予無生命的風景以具有長久生命力的文化意蘊,並從今昔對照中發懷古之幽情,寫盛衰興亡之嬗替,展現瞭一名學者的博識與關懷。對作者所寫北京的風霾晦暝、江南的劫後凋敝印象深刻,風物之外,臧否人物,評騭時政,與眾位名士的筆談、對晚清積弊的洞察、對摺衝禦侮之策的建議,皆言之懇切,認同他對康有為的評價:其人纔力有餘而識量不足,少有沉著持重之態,誌欲共濟一世,而必以學義異同,喜自我標榜及與人辯駁,故而其事易魯莽滅裂。
评分是譯者太厲害還是原文就是古風???
评分內藤湖南寫的杭州,那濕潤朦朧的綠,也是我親曆過的杭州。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