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凱琳,中國齣生,中國香港和日本長大,求學美國,獲華盛頓大學中國文學碩士學位,精通英語、中文和日語。
曾供職於日本共同通信社,讀賣新聞和NHK電颱日本放送局,並為《國際先驅論壇報》《紐約新聞日報》《日本時報》《京都日報雜誌》《南華早報》、以及德裏的《造幣局報》等報刊撰文。她的論著還有《現代蝴蝶夫人:論日本跨文化姻緣中的幻想和現實》。
2012 年至2014年任教於德裏的美國國際學校;2014年至2017年任教於北京中國研究中心。 目前,她和丈夫及兩個孩子旅居美國。
餘彬,畢業於復旦大學中文係,後留學美國,獲東密歇根大學信息管理碩士。譯作有《人類的演化》《夜上海》《法蘭西帝國玫瑰》《我是馬拉拉》《笛卡爾的骨頭》《道德資本主義》等。近年來,在寫作和遊曆之餘,熱衷於參加世界各地的馬拉鬆賽事,成為完成波士頓、紐約、倫敦、東京、柏林和芝加哥六大滿貫賽事的六星跑者。
20世紀60年代,姐姐張珮吟因種種原因被父母留在大陸,妹妹弟弟卻跟父母先後去瞭香港和日本。30多年後,張珮吟身為大連某百貨公司副經理,為瞭齣國去日本淘金,她放棄瞭丈夫和兩個孩子,隻身飛到東京去找她的親人。到瞭東京她纔發現海外移民的生活並不容易。流落他鄉的親人並沒有富起來,過的卻是壓抑的二等公民生活。更讓她失望的是,大多數的中國新移民都在做日本人不願乾的“三危工作”,還有不少人打“黑工”。備受日本人的冷落和排擠。
曆史與父母造成的恩怨,距離與時空造成的誤會,加上文化上的碰壁與衝撞:這一切都是兩姐妹不得不麵對的。可這一對姐妹最終能否仗著手足的情懷剋服重重睏難?
姐妹物语 20世纪60年代,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特殊的时期,三年饥荒使得出生在50年代60年代的人们都感到巨大的压力,当肚子都填不饱的时候,思想和学习就更难得到满足了。在这个时期,陈燕一家五口跟所有的平民百姓一样为生计和温饱奔波,在日子过得格外...
評分姐妹物语 20世纪60年代,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特殊的时期,三年饥荒使得出生在50年代60年代的人们都感到巨大的压力,当肚子都填不饱的时候,思想和学习就更难得到满足了。在这个时期,陈燕一家五口跟所有的平民百姓一样为生计和温饱奔波,在日子过得格外...
評分家庭的答案 ——《姐妹物语》,那片精神上的家乡 一条河,一场历史巨变,一句规则,就让佩吟和美吟两姐妹有了不一样的生活:一个,被留在大陆,寄居在舅舅家看人脸色,学会操持,嫁给一个自己并没有多喜欢的人,就为了拥有自己的家;另一个,在异乡永远都是异乡人,成为母亲倾...
評分家庭的答案 ——《姐妹物语》,那片精神上的家乡 一条河,一场历史巨变,一句规则,就让佩吟和美吟两姐妹有了不一样的生活:一个,被留在大陆,寄居在舅舅家看人脸色,学会操持,嫁给一个自己并没有多喜欢的人,就为了拥有自己的家;另一个,在异乡永远都是异乡人,成为母亲倾...
評分文/十里红妆 用了一个下午和一个晚上的时间,读完了这个故事。能在繁忙的工作和生活之余,这样不间断的将一个故事一口气的读完,可见这个故事的精彩程度。 虽然,我至今并不认为,读懂了这个故事,因为我看不出这个故事的主题想要表达的是什么?但是这并不妨碍我深深的被它吸引...
很多地方寫的讓人十分動容,故事本身因為特殊的時代背景,被賦予瞭更多的含義,每個人都能從中看到自己。人生在世,父母終會離我們遠去,能有一個妹妹一起互相支持走完剩下的路,是多麼幸運的事啊。
评分作為一個大連人聽瞭大象工會的故事FM,感嘆於兩姐妹身世因兩地分隔差距之大,讀瞭一下本篇小說。
评分其實作為小說來說一般,但題材比較特彆,加一星。
评分她們都是好人,他爸纔是罪魁禍首,一個不負責任的老爸卻沒有得到懲罰!但是,她們隻能選擇放下這一切,仇恨隻能永遠束縛他們,對吃飯的情節記憶尤深,金鳳凰,大衛慶生宴,大海大山生日宴,歡送宴,中國人的飯桌上最有意思
评分(從@故事FM 馬凱琳一期節目而來) 書兩天讀完,一本寫一個傢庭和各個成員生命軌跡變化的書,不太深刻,但很具體;很多細節很詳實(而且很多「姐姐」的經曆),我相信它們真的發生過;全傢人生活在日本卻不生活在一起,其中因為感情破裂和分割多年的無奈——那些無奈可能太深刻,作為一本小說可以留給讀者去做延展閱讀。 個人覺得不足之處(可能和英譯中有關):很多對白都有些譯製片味道,可能中國人在麵對麵的時候不會把問題說得很具體吧?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