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洛特·斯莱(Charlotte Sleigh)是肯特大学的科学史讲师,也是研究科学史、科学文献和科学通讯的专家。她著有多部博物志相关书籍,包括2003年出版的《蚂蚁》(Ant)和2012年出版的《蛙》(Frog),均属于瑞克顿出版社的“动物系列”。
世界文明的诺亚方舟,荡气回肠的自然史诗!
《观察家》杂志年度书籍 《爱尔兰时报》年度非虚构类作品
《自然》杂志年度选书Top5
这部伟大的作品汇集、界定、展示了大量精美的动物珍稀插图,这本书是真正的宝藏。如果你已经准备好要深深感动你的脏腑,请走进艺术与美的纸上动物园。 ——《艺术简讯》
我们在孩提时代第一次见到世间各种动物,不是通过遥远的丛林旅行或危险的登山之旅,而是在某间书房的地板上,某本书的书页之间。
在这部令人惊叹的作品中,科学史学家夏洛特·斯莱用终极的纸上动物园——大英图书馆的藏品——为艺术与科学的历史性握手提供了绝佳例证。书中汇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手稿、印刷品、画作、珍本书中令人叹为观止的插图,让我们跟蝴蝶、甲虫、蜘蛛、贝壳、鱼类乃至珊瑚面对面。这正是永垂不朽的纸上动物园。
最美妙的欣赏,最悲剧的告别 评《纸上动物园》 喜欢阅读那些带有图画的书,更多是因为和孩子一起读一些图画书,慢慢地欣赏图中的生物和环境,品味图画色彩带来的视觉冲击,和孩子一起聊聊自己所见所想,发现读一幅图有时候比读很多文字有趣多了。我更理解了那句话:一幅图胜过...
评分收藏某物似乎是人类共有的癖好,这是以采集为生的老祖先隔着漫长岁月一代代传下的求生技能,亦或只是在瞬息万变的时代中循环生发的欲望?从精巧的邮票与硬币,书与酒,直到需占用较大空间的机械或建筑,人们对积累独属于自己的这笔 “财富”乐此不疲。也许,收藏行为最初源于一...
评分文/宝木笑 科学虽然自有其发展的客观规律,但无法否认的是,其中夹杂了太多人类自身的主观性,很多时候,这种主观性并非代表着完全的进步和合理。翻开西方科学的发展史,从宏观角度讲,欧洲文明自古就把关于自然的知识分成两类,一类叫自然哲学(natural philosophy),另一类...
评分原打算送给妹妹做科普用,可是读完这本书,我就舍不得送人了,打算自己收藏了。或是等她成长到能够珍惜这本书时,再送给她吧。 书中有大量精美细致准确的动物绘画。把动物们的神态展现地淋漓尽致,尤其是一些憨态可掬的动物。 本书主体分为四个部分:异域生物、本土生物、家养...
评分人们对动物的好奇与生俱来。牙牙学语时便抓着彩图不放,孩童时整天缠着父母带自己去动物园,即便是成年后,翻看动物图谱仍觉趣味十足。有条件的,更愿意亲临野外去欣赏自然之美,拍下一幅幅动物的精彩瞬间。不能亲临现场观看的,也可以通过影像资源大饱眼福。 现代摄影和摄像技...
虽然是好书,但书上说一句话:纸上动物园通常是美好的,但同时也是一本死亡纪念簿。惊得我背后阵阵发凉,有点不安…看到许多精美的动物图鉴都是通过殖民地中产阶级收藏家博物学家猎人屠杀才换来的,觉得人类有时太残忍啊…稀少动物的灭绝,也是他们干的好事呢。生而为人,我很抱歉啊…
评分凡凡做書真是太厉害了。正在翻阅精彩的一逼!拿回来给小外甥女看,自己先看了一下。但愿能在她的阅读中留下对动物们的第一印象。
评分动物越稀有,越是没价值,稀有便是它的价值,总算解释了父亲一直追问熊猫好吃懒做,为什么推崇为国宝呢?精美的画册,虽然那年代的画放在现在看已体验不到惊奇。想起儿时会饶有兴致地记录自己都见过那些动物,网络的简便终于让逛动物园再不是什么兴奋的事情。这何尝不是好事一桩,毕竟人类的天性总会招猫遛狗,驯养不成就屠杀,画动物卖画的职业终于瓦解,剩下的那些动物可以好好活着了,起码不会因这个原因遭殃了。可怜!并不想参与人类事情的各路萌物被把玩、赋予特殊政治、教诲意义。注释作者超级调皮,人家说鸡具有药用价值,他就接的确鸡汤对身体和心灵都有好处。
评分哈哈哈对画功的公开处刑……
评分到手先刷一遍图片,其实大部分画风很丑啦,如果只是打分配图那我中评。有一张袋鼠的很可爱,老虎豹子的中规中矩的帅气,有张猴子的挺好的,鸭嘴兽有一张海豹有一张特别可爱。一张鲸鱼超爱的。看这本书真的要看文字内容的,作者特别有心,也特别用心,整理归纳这些画作并且标注看点和背景知识。另外最重要的,其实本书有本生态志,教育大家要好好爱自然的意图升华了高度,看到其中的一些事例被照搬到本国一些差评书里也有看到,但是没有本书作者严谨的考证精神和底蕴,真是可笑又可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