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一梅
中国当代具影响力的剧作家、作家。现任中国国家话剧院编剧。
其作品风格独特,兼具尖锐与诗意的强烈质感。
著有小说《悲观主义的花朵》、随笔集《像我这样笨拙地生活》等。
戏剧作品:《恋爱的犀牛》《琥珀》《柔软》《艳遇》等。
电影作品:《像鸡毛一样飞》《一步之遥》等。
“每个人都很孤独。在我们的一生中,遇到爱,遇到性,都不稀罕,稀罕的是遇到了解。”
“如果有人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遇到了唯一合适的人,不是因为他们的道德更完善,只是因为他们更幸运。”
“婚姻只是所有人类关系中的一种,不比别的关系更好,也不比别的关系更坏。”
……
《柔 软》是廖一梅“悲观主义三部曲”的终结篇,讲述了一位女医生、一个纠结于自我身份认同的年轻人,他们对生活、对生命发出的提问和思考。
【我们这样演出——剧本+创作手记+主创访谈+幕后故事,更多的“内幕”披露】
1. 完整收录惊世骇俗之作《柔软》全剧本
2. 编剧、导演的创作手记:每部剧因何而起,又是经历了怎样的创作过程
3. 各版本的主创访谈:郝蕾、范植伟、詹瑞文……袒露他们与《柔软》的不解情缘、心路历程和相互成就
4. 舞美、配乐、定妆照、宣传……从台前到幕后,全景展现一部剧的诞生历程
纪录片式呈现三部剧的生长过程,缘起、初衷、萌芽、雕琢、成型、壮大……记录“三部曲” 的每一个珍贵节点
【远不止话剧:收录廖一梅多年对于“爱”和“生命”的思考与回答】
【精装封面,全彩内文,海量罕见剧照,独家公布】
第一次接触廖一梅还是在大学话剧社的时候,孟氏话剧从来都是高校话剧社的宠儿,改编过几次,也看过许多场。而真正喜欢廖一梅,是在反反复复读过几遍《琥珀》的剧本之后。 在廖一梅的悲观主义三部曲里,《琥珀》不是最荒诞的,也不是最绝望的,而是绝处逢生的。它是长在孤绝处...
评分刚读到一半的时候给一个身为“廖孟郝”铁杆粉丝的朋友发短信,说我的第一印象是:如果《犀牛》时候廖一梅是一个写句子很精彩的女文青的话,,《柔软》里的廖一梅就是一位成熟的剧作家。《犀牛》的廖一梅有着饱满的青春热血、对理想的坚持不懈的追求和对“年轻人受到人生中第...
评分 评分文字:敖登托雅 知道廖一梅还是从《恋爱的犀牛》开始,在一个闷热的夏季我和朋友前往蜂巢剧场观看了这部口碑极好的话剧,几个面孔不是很熟悉的演员大汗淋漓的表演着,直到结束,在孟京辉和演员们一同上台致谢都尚未脱戏,神情中带着对于现实的迷茫。 廖一梅的舞台剧作化成...
评分第一次接触廖一梅还是在大学话剧社的时候,孟氏话剧从来都是高校话剧社的宠儿,改编过几次,也看过许多场。而真正喜欢廖一梅,是在反反复复读过几遍《琥珀》的剧本之后。 在廖一梅的悲观主义三部曲里,《琥珀》不是最荒诞的,也不是最绝望的,而是绝处逢生的。它是长在孤绝处...
以前读的确是被震撼,现在重读觉得仓促了,这体量该写更丰富的,以至于让我有种角色是为主题先行设计的,而没有感到他们的生命力。
评分三本中先读《柔软》。最后的和解,人生中一直在痛苦,一直纠结,反正不论怎样都不会改变。
评分三部曲的结尾,更突兀,更惊世骇俗,也在更荒诞的外衣下更追求本真,作为一个完美主义者,接受一个有缺憾的世界
评分自我本我真我是生命里永恒唯一的命题。三部曲感情上和恋爱的犀牛有共鸣,但柔软在技法上更胜一筹。“如果有人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遇到了唯一合适的人,不是因为他们的道德更完善,只是因为他们更幸运。幸运的人应该耻笑不那么幸运的人吗?或者因为他们也都不幸,就要让这种不幸成为世界的法则?”
评分看到女医生给年轻人读书那段,我靠,牛逼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