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瑟·奧爾森(Mancur Olson),當代最有影響力的經濟學傢之一,美國馬裏蘭大學經濟學教授,公共選擇理論的主要奠基者。主要著作包括:《戰時短缺經濟學》(1963)、《集體行動的邏輯》(1965)、《一份準備中的社會報告》(1969)、《沒有增長的社會》(1974)、《健康護理經濟學新方法》(1982)、《國傢的興衰》(1982)和《權力與繁榮》(2000)。奧爾森的學術貢獻遠遠超越經濟學的範圍,對政治學、社會學、管理學以及其他社會科學的發展都起瞭重大的作用。
奥尔森教授阐述了一个社会科学研究中的最基本的问题:集体行动会发生吗?传统智慧(加尔布雷斯)认为:集体的存在是为了增进集体的利益,理性的集体成员都会为了集体的利益而行动,也即亚当斯密提到的理性的个人采取行动,达致的结果是社会的共同利益,换言之就是个人理性会导...
評分本书主要的观点可以概括为小集团可以为共同的集体利益提供低于最有供给水平的集体物品且提供这种物品所应分担的责任存在“以小欺大”的现象;但是大集团由于存在搭便车等问题很难为集体物品(目标)采取一致的行动。但是如果在具体的某类大集团中采取强制、选择性激励就可能...
評分大致地看了一下奥尔森的《集体行动的逻辑》,总感觉着一直在围绕着一个主题——“利益”,各种各样的利益,无论哪种行为,最终都会被归结为简单的利益,这的确也是十分简单的道理,或许这与我们曾经接受过的一些东西发生了冲突,给人一种三观混乱的感觉,我不知道该如何评价他...
評分“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这句耳熟能详的谚语故事想必很多人都知道。但我们往往只停留在故事本身的趣味性上,而忽视了它真正想表达的含义:“在一个群体中,随着人数的增多,人们主动为集体贡献的意愿会不断降低。” 我们生活中也到处是这样的例子...
翻譯真的很一般很一般 好多句子讀不通。讀完兩遍,做瞭筆記,我真的沒有再讀一遍的衝動。
评分好難懂啊啊啊
评分翻譯真的很一般很一般 好多句子讀不通。讀完兩遍,做瞭筆記,我真的沒有再讀一遍的衝動。
评分not bad
评分翻譯有種讓人嘔血的感覺,都是中文但語句晦澀。本書的1/3都是引用文獻的齣處;剩下2/3可以用一句提綱挈領的話概括—集團或組織的個人應從集團或組織中獲得集體物品(利益),而且這種物品的價值應大於個人成本。如果集體物品的供給能隨集團擴大而擴大,就能維係集團的自發式擴充。這也是導緻集團之間産生區分的核心要素。後麵幾章可以理解為各種組織形式的衍生理論,理解每個組織裏麵的集體物品與個人利益的交換關係。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