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其仁,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朗润资深讲座教授,北京大学博雅资深讲座教授。早年在黑龙江下乡。1978 年从农村考入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毕业后工作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研究所和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发展研究所,在杜润生先生指导下从事农村改革发展的调查研究。
1989年5月后在英国牛津大学、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和芝加哥大学访问。 1991年秋进入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后获博士学位。1996年春季起,回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现为国家发展研究院)任教,并应邀为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和长江商学院等院校开设课程。研究范围主要包括产权与合约、经济制度变迁理论、企业与市场组织、管制与管制改革。
著作有《改革的逻辑》《城乡中国》《货币的教训》《中国做对了什么》《病有所医当问谁》《世事胜棋局》《真实世界的经济学》《挑灯看剑》等。
收入本文集的文章最早一篇写于1986年,最近一篇写于2017年,作者始终依托中国改革的实际经验研究产权与制度变迁。
在开篇“真实世界的经济学”一文中,作者对“既不时髦也不流行”的科斯经济学研究方法进行了阐释——到引人入胜的真实世界找问题、重点研究约束条件以及努力把认识一般化。以此方法论为引领,接下来的文章都是关于中国改革的经验研究,涉及农地改革、国企改革、医疗改革、城乡关系、货币制度以及管制改革等领域。在结尾的“体制成本与中国经济”一文中,作者在重新厘定概念的基础上,对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及其转变的经济逻辑给出了新的解释。
阅读这本文集,读者不但可以跟随作者由微及著,纵览波澜壮阔的改革历程,也可为研究和理解中国的现实问题拓宽思路。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新制度经济学、产权分析,管窥一二。
评分配合新版《土地管理法》的修编内容来读,再加上《城市化转型与土地陷阱》,以及周其仁与华生的多次争辩,常读常新,蛮有意思的。
评分新制度经济学、产权分析,管窥一二。
评分这是周其仁老师的文章集。说来惭愧,直到本科毕业7年后,我才有兴趣和(一定的)理解力来阅读周老师的经济学观点。本书结合新中国经济发展和改革进程,以科斯的交易成本理论为分析基础,探讨在改革开放以后作为“超级国家公司”的中国在实践中摸索出交易成本和体制成本/组织成本的平衡的过程,对于产权的清晰界定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而对人力资本的重视和运用才能够充分公司或经济体的活力。其中,关于农村土地改革、反垄断和医改的文章,兴趣不大因此没有细读。
评分老文新书,增补两篇文字,更加深入的阐述其仁先生思想的历程与产权制度建设在国家现代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