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敬琏,1954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经济系。现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中欧国际工商学院(CEIBS)宝钢经济学教席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生导师、国际经济学会(IEA)荣誉主席。主要研究领域为理论经济学、比较经济制度分析、中国社会转型的理论和政策。他倡导并努力推进市场化、法治化和民主化改革,是“市场取向改革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对中国改革的思想理论和实践有着重要的贡献。他也是经济体制比较研究学科的开创者之一,引介传播了众多对中国改革有益的现代经济理论和国际经验。
马国川,财经杂志主笔。1971年生,河北威县人,曾供职于中国改革杂志社、经济观察报社。多年来关注中国改革进程,“对时代性的课题有敏锐的触悟与捕捉”(金耀基评语)。已出版《大碰撞》、《风雨兼程》、《我与八十年代》、《没有皇帝的中国》等书。《大碰撞》是第一部全景式反映改革第三次大争论的作品,被评为“2006年十大好书”之一。
中国为什么能够在过去的30年里保持经济的高速增长,从一个贫穷的国家跃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中国今天面临的问题是怎么造成的?如何应对这些问题与挑战?中国怎样才能实现顺利转型,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国家?
这些问题关系到每个公民的福祉,本书将与读者朋友一同思考,共同为重启改革议程、创造中国更加美好的未来而努力。
看完书的感受,和看电视剧《大秦帝国》第一部的感受颇有相似之处,我们都处在变革时代的边缘,我们需要有人勇敢的站出来,敢于和老世族对抗,这是一个痛苦的过程,是一个持久的过程。在商鞅变法的二十多年之后,还存在老世族的对抗,不过,最终被秦惠文王消灭。商鞅之法,虽然...
评分 评分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本书使劲看,字里行间全是个“利”字。将利进一步扩大,成为一个就会形成一个利益群体,一个利益集团。中国几千年来,永远摆脱不了一部分对另一部分的剥削和统治,只不过不同的年代有不同的方式,有得做的更隐蔽,有得做的更露骨。...
评分去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前11个月,零星有一些媒体、机构的纪念活动,没有形成声势,突然到年底,也就是当年改变整个中国走向的三中全会召开的12月中旬,突然从中央到地方似乎是卯足了劲儿,掀起了一股纪念热潮。大量的文章、展览、书籍、评选等等,喷涌而出,令人应接不暇。而...
相当有料的中国改革通俗读物。作者回顾历史、评判现在、展望未来,对中国改革有精准的见解。中国改革一定要经济改革、政治改革并行。可喜的是,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改革措施正如本书所提倡的改革措施一样。希望中国改革取得成功!
评分书的内容还不错,可以给4颗星,但是听说人品不大好口是心非,那就扣一颗好了
评分这本书与其说说是吴敬琏的著作,不如说是他于马国川的对谈录,在对谈录中两个人对建国后的经济发展进行了评论,并对国家宏观政策的得失加以评析,认为建国之初应该走新民主主义道路,改革开放就应该走市场经济道路。吴市场真不是白叫的,只不过他的历史叙事,大体是站在胜利者的重述。远不如温铁军。
评分补点改革史的常识。任重道远,需要决心、勇气和智慧。
评分回顾了过去,适合对大众的意识普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