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犁(1913—2002),原名孙树勋,河北安平人。一九三七年参加工作,先后任冀中抗战学院、华北联合大学、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教员,晋察冀通讯社、晋察冀日报社编辑等;一九四九年后长期主持天津日报文艺副刊编辑工作。著有小说、散文集《白洋淀纪事》,长篇小说《风云初记》,散文集《书林秋草》《晚华集》《无为集》等多种。
读书记、藏书题跋,属于目录学范畴,是传统中国文人经常涉猎的文章题材。孙犁晚年写下大量此类文字,发展了这一领域,把个人的思想见识融入文章,赋予其新的生命力。
本书对旧版《耕堂读书记》加以补充校订,并将作者其他集子里性质相近的文字辑成“补编”,与原书合为一帙。本书所收的文字,反映了作者作家身份之外的才学识,是对普通创作的补充,同时也是充满书卷气的散文作品。
-----------------------------------------------------------------------------------------------------------------
《耕堂读书记》是我认真读过的孙犁作品,我非常惊讶,即使一些专攻文史的学者,是否读过他读的这些书,也是值得思量的。现在,重读这本书,更能加深对他的认识。……他对旧籍不仅只是浏览一过,而且按传统主流治学方法——目录学的方法去钻研,每读一书,辄成一录,不过他的书录既遵循刘向父子“撮其指要,论其指归”的遗规,又经过“细细咀嚼品味而有所创新发展”,成为旧学新知邃密而深沉的结合。孙犁收录在《耕堂读书记》中的每一篇文字,都非泛泛之笔,而是他在几十年探求传统文化的深层理解。他的突破是将文学创作中的“意在诗外”移植为学术随笔中的“意在书外”。
——来新夏
孫犁這個老頭其實算是搭了政治的順風車,由一個農村的書生變成一個城市的書生,晚年他已經告別了搭上順風車的資格,開始孤獨地在書的世界里找尋他仍然活在這個世界上的意義,由此來麻醉自己,來慰藉自己。是的,他平和的心,早就不適宜於當時的政治形態,但是還得照著人家畫好...
评分孫犁這個老頭其實算是搭了政治的順風車,由一個農村的書生變成一個城市的書生,晚年他已經告別了搭上順風車的資格,開始孤獨地在書的世界里找尋他仍然活在這個世界上的意義,由此來麻醉自己,來慰藉自己。是的,他平和的心,早就不適宜於當時的政治形態,但是還得照著人家畫好...
评分孙犁《耕堂读书记》以此本收录最全。百花文艺初版,大学时读过多次,记忆犹新。家藏百花文艺2013年新版,有所增补,但不如此版续编收录之全。(此版未读过,但据读秀试读目录,比百花文艺2013年版所增文字,大多出自《孙犁全集》第九卷。余遂据全集第九卷电子版读之)且...
评分《耕堂读书记》(孙犁著·百花文艺出版社1989年第一版) 知道孙犁,是因为他的那篇《荷花淀》,其清丽自然的文风让人深为感慨。因为那种战争题材,一般都是以宏大的叙事场面出现的,几乎很少小资情调。后来孙犁沉静在读书的氛围里,居然自成一格,被读书人屡屡道及。不过翻读他...
评分孫犁這個老頭其實算是搭了政治的順風車,由一個農村的書生變成一個城市的書生,晚年他已經告別了搭上順風車的資格,開始孤獨地在書的世界里找尋他仍然活在這個世界上的意義,由此來麻醉自己,來慰藉自己。是的,他平和的心,早就不適宜於當時的政治形態,但是還得照著人家畫好...
读的毛边,可惜做得并不佳,裁切时不能听到那美妙的撕裂声,且裁完没有毛的效果。耕堂的书,此前没有读过。最可感的是他的真诚,一切想法如实交代。买书的描述也是很可会心。可寻着书中书目去读些书了。书话好读,但若要有所发见,更重要的当然是得多读原典。
评分读的毛边,可惜做得并不佳,裁切时不能听到那美妙的撕裂声,且裁完没有毛的效果。耕堂的书,此前没有读过。最可感的是他的真诚,一切想法如实交代。买书的描述也是很可会心。可寻着书中书目去读些书了。书话好读,但若要有所发见,更重要的当然是得多读原典。
评分极好
评分极好
评分极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