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的声音

建筑的声音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隈研吾

日本当代著名建筑师。

1954 年出生于日本神奈川县横滨市,1979 年毕业于东京大学建筑系,1990年成立自己的建筑师事务所。曾担任哥伦比亚大学客座研究员、庆应义塾大学教授,2009 年任东京大学教授。

1997年,作品森舞台/登米町传统艺能传承馆获日本建筑学 会奖。2002年凭借那珂川马头町广重美术馆获芬兰国际木建筑奖。2010 年,作品根津美术馆获每日艺术奖。 2011年,作品梼原木桥博物馆获艺术选奖文部科学大臣奖。

近年来,隈研吾在中国的项目包括长城脚下的公社·竹屋、瑜舍、三里屯·SOHO等。

出版者:新星出版社
作者:[日] 隈研吾
出品人:新经典文化
页数:200
译者:木点
出版时间:2017-8-1
价格:88.00元
装帧:空脊锁线
isbn号码:9787513326520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建筑 
  • 隈研吾 
  • 日本 
  • 设计 
  • 艺术 
  • 建筑理论 
  • 風景、空間、感覚、記憶 
  • 建筑学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建筑不应追求形式,而要从感觉入手。”

《建筑的声音》是建筑大师隈研吾生涯首部作品集,收录了他近10年来32件经典作品。在他看来,建筑不只是各种建材的堆砌,而是有灵魂、有生命的存在,它们用声音表达自己——啪嗒啪嗒、沙啦沙啦、骨碌骨碌……隈研吾用这11种声音概括、剖析了自己近年来的代表作品——莲屋、九州艺文馆、中国美术学院民艺博物馆等。这是超越文字定义、突破形式局限,源于感觉最原本、最直观、最诗意的表达。全彩图文让你跟随隈研吾回到建筑现场,看到建筑的同时,也能“听到”它们发出的声音。另外收录作者长篇访谈,以及32件建筑作品的所在地、竣工年份、用途、构造等大量信息。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建筑的声音》:寻找建筑与声音之间的通感 一般情况下,“通感”一词被认为是由钱钟书总结出来的。这一词语,现在已经成为人们普遍使用的一种修辞手法。但当初才开始被发掘出来的时候,带有强大的新鲜度,引来无数的作家,拜倒在这一看似新发现、但却隐含着人类的心理错觉的新...

评分

《建筑的声音》:寻找建筑与声音之间的通感 一般情况下,“通感”一词被认为是由钱钟书总结出来的。这一词语,现在已经成为人们普遍使用的一种修辞手法。但当初才开始被发掘出来的时候,带有强大的新鲜度,引来无数的作家,拜倒在这一看似新发现、但却隐含着人类的心理错觉的新...

评分

《建筑的声音》:寻找建筑与声音之间的通感 一般情况下,“通感”一词被认为是由钱钟书总结出来的。这一词语,现在已经成为人们普遍使用的一种修辞手法。但当初才开始被发掘出来的时候,带有强大的新鲜度,引来无数的作家,拜倒在这一看似新发现、但却隐含着人类的心理错觉的新...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从拟声的角度切入建筑,不是真声音,而是建筑带来的通感,包含了空间结构,材料和触觉。外行也能看的热闹。

评分

这不是一本研究隈研吾设计风格与创作的书,而更多是讲述他是如何以声音这个媒介去把每束光线,每个角度,甚至每根木材与钢筋混凝土概念化。虽然在我的角度来看有些拟声词并不能够完全匹配某一种感觉,但是这也的确带给我一种全新的视角去观察身边的事物,用一种朦胧的表述去激发创作灵感。

评分

从拟声的角度切入建筑,不是真声音,而是建筑带来的通感,包含了空间结构,材料和触觉。外行也能看的热闹。

评分

作品集了。装修工程师隈工感觉还要些年头才能拿奖啊。

评分

与其说是将建筑拟声化,不如说是用声音来描述建筑所带来的感觉,这种感觉可以是视觉、听觉甚至触觉,进而将建筑从呆板的定义、形式、主义中抽离出来,重新回归到最直观的第一感受,不论方法论的传承,倒是蛮适合想我一样的爱好者来看看热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