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特拉·哈特利布,1967年出生于慕尼黑,在奥地利长大。她在维也纳读大学期间学习心理学和历史,后来在维也纳和汉堡做媒体联络人和文学批评家。从2004年开始,她和丈夫在维也纳开了一家书店,几年后在维也纳又开了第二家。
佩特拉·哈特利布在开书店的同时和克劳斯-乌尔里希·比勒费尔德搭档写作犯罪系列畅销小说,作品包括:《维也纳的一个冬天》 《掌声之后:柏林与维也纳之拍案惊奇》《油尽灯枯:柏林与维也纳之拍案惊奇》 等。
一位畅销书作家、一个家庭和一间书店共同成长的感人故事!
佩特拉酒后兴起,和丈夫在维也纳度假时偶然竞拍了一家刚刚倒闭的旧书店。她很快就辞掉了工作,和家人一起在全新的城市开始了前途未卜的生活。佩特拉·哈特利布十年的企业家身份是否能帮她处处化险为夷、绝处逢生呢?作者在这本书里讲述了自己和书店的成长故事,她的书店既是自己家的房间,也是和邻居们会面交流的地方。她和老顾客们都成了朋友,而他的朋友们也是自己的忠实顾客。佩特拉·哈特利布机智幽默的语言让每一行字阅读起来都是读者极大的享受,每一章节都是对书籍世界爱的宣言。
媒体推荐
这个故事集冲动与勇敢积极于一体,佩特拉·哈特利布呈现给我们的剧情跌宕起伏。
——德国《明镜》周刊在线
这本精美的《我的奇妙书店》是对奇妙的图书和图书贸易世界所做的爱的诠释。
——德国《商报》
尽管我们可以从字里行间感觉到书商行业的独立性,但更重要的是这本书给我们带来了积极向上的力量。
——《出版社报》
这本书描述了作者成为书店老板的奇妙经历,同时也展示了对家人的爱:丈夫、女儿、儿子……没有他们一切都无从谈起。
——《维也纳日报》
2019年,想开始记手帐,当然制订一个阅读计划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部分,但从哪本书开始好呢,想了想,不如就定这本小书吧,讲的是店主开书店的过程,是我喜欢的题材,而且翻看过几页,内容读起来也轻松,就是他了。没想到的是,记手帐还真是有用的,我原计划两周读完,每天都会...
评分这部小说,很短,3月19日读完,历时五天。 作者以第一主人公的角度,讲述自己和丈夫在维也纳度假时偶然间拍下当地一家濒临倒闭的书店,然后倾尽全力进行创业的故事。 书店对他们来说不仅仅是作为家庭经济的唯一来源,还是他们的精神支柱和梦想支撑。 从双方辞职筹备、装修改...
评分佩特拉和丈夫在维也纳度假时偶然竞拍了一家旧书店,为此辞掉工作,就此在全新的城市开始前途未卜的生活。佩特拉·哈特利布作为资深企业家,依然需要在新的征程上,和书店一起成长。 可能是由于在书海中徜徉良久,佩特拉·哈特利布机智幽默的语言总会令人印象深刻,简介里这样...
评分这部小说,很短,3月19日读完,历时五天。 作者以第一主人公的角度,讲述自己和丈夫在维也纳度假时偶然间拍下当地一家濒临倒闭的书店,然后倾尽全力进行创业的故事。 书店对他们来说不仅仅是作为家庭经济的唯一来源,还是他们的精神支柱和梦想支撑。 从双方辞职筹备、装修改...
评分相信每一个热爱书籍的人一定曾想过拥有一间属于自己的书店吧,但是如果真要是放弃眼前的工作,去经营一家本毫无希望的书店,却未必有足够的勇气。而本书的作者,主人公佩特拉·哈特利布,酒后兴起,和丈夫奥利弗在度假时竞得一间倒闭的书店,而事实上他们根本没有这笔钱来经营...
图书馆借阅。跟连锁书店不同,独立书店有自己的理想,实体书店都面临互联网问题,能持续经营真的不易……
评分我是一直想开书店的,但首先没有买店面的钱,其次没有找到合适的合伙人。一口气看完这本后,我有点退缩了。
评分又是一本好玩的小说!
评分温情幽默有趣的关于书店的书。书里介绍了蛮多作家和小说的。文字是我喜欢的风格。看完后觉着开书店真的很不容易呐~2019.7.23 贵阳回武汉G1522高铁上~「我们从内心体会到,我们每个人都会受伤,看似平凡的小事也会消磨我们」还好,他们都坚持下来了。有机会还想去体验下两个风格有些不太一样的书店。书的编辑对于注释还是不够太认真。还有错别字。
评分我是一直想开书店的,但首先没有买店面的钱,其次没有找到合适的合伙人。一口气看完这本后,我有点退缩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