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岛由纪夫(Yukio Mishima),本名平冈公威,出生于日本东京一个官僚家庭。日本战后文学大师,也是著作被翻译成英语等外语版本最多的日本当代作家,曾两度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被誉称为“日本的海明威”。
唐月梅,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世界文学》编辑部编委,日本早稻田大学、立命馆大学客座研究员,横滨市立大学客座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有《怪异鬼才——三岛由纪夫》。
《金阁寺》中所编织的故事,也是从美丑的现实与观念的相克中完成从认识到行为的飞跃的。施主的女儿爱沟口,并不是出于对沟口的同情,而是她有强烈的自尊心,无法接受自信心强的男性的求爱,就将有生理缺欠而自卑的沟口作为自己的爱的对象。也就是说,她将自己的自尊与求爱者的自负放在同一天平上,拒绝了爱情上所有的平衡,在美与丑的不平衡中相中了沟口这个结巴的“绝对的丑”,以为丑就是从其美的观念中产生的。这说明作家将美看作是抽象性、观念性的东西,美只有在虚幻中才能捕捉和把握,并据此重新编排自己的美的方程式。
总的来说,每一种中文译本都有不少问题。其中林少华翻译的青岛版有好几个误译(如开篇第二段主角父亲在他人恳求下出家,竟误为「由于他本人再三请求」),但却比较忠实原文;而大家经常称赞的台湾星光版,反倒「二次创作」的倾向最明显。 (有趣的是,林少华翻译的大陆版村上...
评分常常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人一生中,到底要遭遇多少与人的生存本身不相容的东西?既然不能相容?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抛却他?却只能忍受他呢?这些东西,比如美,爱,比如思想,看似都是最无用的,却往往要主宰我们的意识,使我们的免疫力下降,导致我们生病,并一点点蚕食我们...
评分沟口烧毁金阁寺的行为,是他一生酝酿的花开,不具有偶然性,绝非冲动而为。一反他平日做事多少有些畏首畏尾的倾向,在烧金阁寺的行动中,他表现得理智而决然,事前做了周密的筹划,事中有条不紊,事后冷静的决定:我要活下去。他不犹豫,不恐惧,不后悔。烧寺于他是理性之举,...
评分小说里带上点美学有关的内容,就会变得让人纠结,比一般的带点哲学意味的小说更需要去深刻理解,因为美学本身就是让人纠结的东西。 读完《金阁寺》之后,我发现自己对主人公的名字完全没有印象,不过这点并不重要。 为什么金阁寺必须美?因为主人公是结巴,作为人有残缺,所以...
第一次看三岛由纪夫。主人公的世界观并不懂,但作者对一栋建筑的美的角度独特、文笔细腻、丰富,以及笔墨之多超乎了我的认知。
评分时隔两个月,再读三岛由纪夫《金阁寺》。“人虽脆弱却无法根绝,金阁虽顽强却可使之毁于一旦。”文字总是心灵的镜子,但三岛的文字从来都是一面破碎的琉璃镜,尖锐的残片散落在地,伺机刺伤一个个过路的美丽脚踝。
评分这是一种看着会被拖入内心深渊的书...
评分单论阅读体验觉得金阁寺不如丰饶之海四部曲,三岛对大海的描写可谓一绝。三岛由纪夫和芥川龙之介是我最喜欢的两个日本作家,读金阁寺的时候总想起芥川的两个短篇《地狱变》和《鼻子》,这种若有若无的关联可能在于同样对美的极致描写以及‘我’和柏木那种毫不掩饰的自卑。“她很懂得无比的艳美对于女人的价值,所以她无法接受很有自信的求爱者,她不能把自己的自尊与求爱者的自负放在同一天平上。没有什么比所谓两元,使她感到更厌恶的了,她终于洁癖地拒绝爱情上的平衡而相中了我。”
评分翻译的特别诡异以至于看的很懵……柏木催债那一段看着非常眼熟,竟有些喜感( ̄_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