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虚构:时代记录者与叙事精神

非虚构:时代记录者与叙事精神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周逵,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副教授、研究生导师,国际新闻传播全英文授课硕士项目(IJC)主任,清华大学-麻省理工学院联合培养博士。周逵副教授具有丰富的一线工作经验,由其担任策划与撰稿的凤凰卫视电视专题纪录片《冷暖人生》在第45届芝加哥国际电影节上荣获电视纪录片类“艺术与人文贡献银雨果奖”;由其担任执行总编导的大型历史人文纪录片《走进和田》获得2015年“五个一工程奖”。周逵副教授在国内外SSCI、AHCI、CSSCI核心学术期刊发表中英文论文数十篇。其译著《群体性孤独》(AloneTogether)获得2014年度文津图书奖。

出版者:清华大学出版社
作者:周逵
出品人:
页数:327
译者:
出版时间:2017-3-1
价格:68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302453055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写作 
  • 非虚构 
  • 文学 
  • 非虚构写作 
  • 纪实 
  • 新闻传播 
  • 新闻传播及相关 
  • 新闻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本书凝聚了多位从业多年的著名记者、主编、作家的实践经验总结和理论思考成果。它以极具有吸引力的内容精华和大量案例去安排讲稿,且所选案例多数是行业内*精彩的非虚构作品。它结合作者自己的创作体验,对于各自*擅长的领域做了独到的剖析,并在文稿中回答了读者*恳切想问的问题;该书没有停留在如何写一个更好的稿子的技术层面,而是面向新闻传播学生,媒体从业人员和热爱大众文学的读者,尝试告诉他们如何在工作和日常生活中掌握非虚构创作的叙事精神要素。这本书不是用于应试的,而是尝试用丰富翔实的实战经验代替传统新闻传播教学的教科书,更希望成为广大学子和读者所喜爱的文学读物。本书由十余篇文章构成,从十余个不同角度解构一线记者的行业切片,展示出一个个写的漂亮、讲的有趣的人身上发生的故事。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2006年,我曾经做过一次相当艰难的采访。在采访现场的那个小村庄,我们的拍摄屡次被阻止,甚至最后还被抢夺了摄像机和磁带。直到几个月之后,被拍摄的主角自己偷偷来到了北京,我们的节目最终才得以成片,当时要采访的这个人就是郜艳敏。18岁的时候,她被人贩子拐卖到了河北曲...  

评分

2006年,我曾经做过一次相当艰难的采访。在采访现场的那个小村庄,我们的拍摄屡次被阻止,甚至最后还被抢夺了摄像机和磁带。直到几个月之后,被拍摄的主角自己偷偷来到了北京,我们的节目最终才得以成片,当时要采访的这个人就是郜艳敏。18岁的时候,她被人贩子拐卖到了河北曲...  

评分

2006年,我曾经做过一次相当艰难的采访。在采访现场的那个小村庄,我们的拍摄屡次被阻止,甚至最后还被抢夺了摄像机和磁带。直到几个月之后,被拍摄的主角自己偷偷来到了北京,我们的节目最终才得以成片,当时要采访的这个人就是郜艳敏。18岁的时候,她被人贩子拐卖到了河北曲...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术+道,一直关注赵和袁,读后立刻找来其他几位的微博和文章,这大概就是文字的力量

评分

资料书。

评分

内容不错可是被编辑给做毁了。。无论是编校还是封面以及装帧,都糟糕透了

评分

还可以,因为编辑工作不到位要扣掉一颗星。适合大一新生看,分享者涉及的体裁有调查有特稿,领域有国际,娱乐,旅行,时政,民生,供职单位有体制内外也有自由职业者。据说还是课堂记录,真是十分羡慕北京学校的资源了…个人觉得干货最多的几个,赵涵漠,袁凌,卫毅,杨潇。

评分

磨磨蹭蹭地看完,还被某人吐槽这本书本应该迅速看掉。有种经验贴的感觉,一开始不知道是课堂记录,后面越发觉得像口述稿,才意识到,干货有是有,只是完全可以用更简洁的方式提炼出来,主要就是一些实操的例子了。在现在的处境中,更能对里面提到的一些困境感同身受。作为一个轻微社恐,很难想象要如何与那么多人展开交流,很感动于那句“如果不曾与他们相识交谈,如果不曾遭遇他们赠予我的那些个瞬间,我会多么遗憾”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