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斯頓·斯賓塞·丘吉爾( Winston Spencer Churchill,1874年11月30日-1965年1月24日),英國政治傢、曆史學傢、畫傢、演說傢、作傢、記者,齣身於貴族傢庭,父親倫道夫勛爵曾任英國財政大臣。1940—1945年和1951—1955年兩度齣任英國首相,被認為是20世紀最重要的政治領袖之一,領導英國人民贏得瞭第二次世界大戰,是“雅爾塔會議三巨頭”之一,戰後發錶《鐵幕演說》,揭開瞭冷戰的序幕。他寫的《不需要的戰爭》獲1953年諾貝爾文學奬,著有《第二次世界大戰迴憶錄》16捲、《英語民族史》24捲等。丘吉爾是曆史上掌握英語單詞數量最多的人之一(十二萬多),被美國雜誌《人物》列為近百年來世界最有說服力的一大演說傢之一,曾榮獲諾貝爾和平奬提名。從1929—1965年,連續36年擔任英國布裏斯托大學校長。2002年,BBC舉行瞭一個名為“最偉大的100名英國人”的調查,結果丘吉爾獲選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英國人。
歐陽瑾,男,1972年生於湖南,畢業於北京語言大學對外漢語專業,熱愛並多年從事翻譯工作,已單獨翻譯或者與人閤譯瞭多部作品,齣版瞭《重壓下的優雅——海明威中短篇小說精選》《瓦爾登湖》《正嚮思考力》《有限夥伴:二十一世紀美俄關係新常態》《強勢》等譯著,且有多部譯作正在齣版中。
1907年,溫斯頓·斯賓塞·丘吉爾作為英國殖民地副大臣前往東非進行考察,旅程中大型狩獵觀光活動與官方會晤交替進行,為他提供瞭豐富的寫作素材。
本書絕不僅僅是一部簡單的遊記,其中不乏對非洲風土人情的描述,但更為重要的是,丘吉爾在其中穿插瞭他對於非洲政府治理和經濟發展的看法,指齣挖掘東非發展潛力的最佳方式是發展鐵路係統。此外,本書也為讀者瞭解當時英國與非洲殖民地的關係打開瞭一個窗口。此次齣版保留瞭1908年英國首版的3幅地圖及59幅照片,爭取最大程度地為讀者還原齣丘吉爾所描述的那個神奇的非洲世界。
提到丘吉尔,大多数人脑海中都会出现那张出现在历史课本上的照片。那张照片中出现的三个人影响了二战后的世界格局,直到现在,整个世界的格局,依然还有丘吉尔曾经存在的烙印。 如果那个时候,丘吉尔没有反对绥靖政策,走上历史舞台,现在的世界又是什么样子? 作为雅尔塔三巨...
評分如果,不是因为看到了诸多二战纪录片中温斯顿·斯宾塞·丘吉尔那标志性的帽子以及神态、表情;如果,不是想起了丘吉尔不仅仅是二战时英国的首相,甚至在他卸任首相之职后还凭借着一本《不需要的战争》一举夺得1953年的诺贝尔文学奖——他还著有16卷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
評分如果,不是因为看到了诸多二战纪录片中温斯顿·斯宾塞·丘吉尔那标志性的帽子以及神态、表情;如果,不是想起了丘吉尔不仅仅是二战时英国的首相,甚至在他卸任首相之职后还凭借着一本《不需要的战争》一举夺得1953年的诺贝尔文学奖——他还著有16卷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
評分带你领略百年之前的非洲景象——评丘吉尔《我的非洲之旅》 丘吉尔系二战时期英国首相,也是开启冷战时期铁幕演说者,但其政治家的身份之外,竟然还有多重身份令人震惊。比如,他也是一个作家,曾经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我的非洲之旅》这本书,则是丘吉尔在壮年时期考察非洲...
評分老实讲,看标题,总让人觉得这是一本平平无奇的小网红旅行者的一本小书,不过把目光移到作者那,一切就不同了——温斯顿·丘吉尔。 最近刚看完《二战回忆录》,挺迷丘吉尔的,叙事顺序清晰,文笔流畅。《一战回忆录》暂时是不打算看了,不过《我的非洲之旅》这本小书还是很有意...
政治人還是政治人
评分聽的,政治傢寫的旅行書。除去風土人情外,其中一些政治觀點很喜歡。忘記聽誰說過,有些國傢殖民地就是掠奪式治理,有些是可持續性發展。英國之於非洲就是後者。建鐵路,建法律體係等。
评分翻譯不流暢,遣詞造句(翻譯方麵)太過生硬。
评分三星半吧,翻譯太差,平均每頁有三個”呢”,不知道譯者怎麼想的。作為資料非常珍貴,記錄瞭英國方麵的所想,丘吉爾本人的所想,以及殖民主義的所想。非洲大陸是個又幸運又不幸的大陸。想去非洲旅遊。建議人們對其他人們少點意見。
评分34歲的丘吉爾,110年前英國人的思想和與東非人的交流互動。不過一個世紀而已,今天的人再看到書中呈現的殖民主義思想、民族優越論、肆意打獵的行為或許很難認同和接受瞭。今天,丘吉爾筆下的默奇森瀑布沒建起來水利設施,倒是靠著旅遊業興旺發達瞭。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