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后人类主义 社会学 哲学 身体 社会理论 未来 文学研究 科普
发表于2024-12-22
我们何以成为后人类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本书深入探究 “身体” 在信息时代的命运,责无旁贷地阐明我们所身处的虚拟时代以及未来的走向。我们作为 “人类” 的日子已经屈指可数了,我们终将成为 “后人类”。人类为什么会向 “后人类” ?“后人类” 到底意味着什么?人类要加入恐龙的队伍,成为被淘汰的物种?智能机器人会成为这个星球上最重要的生命形式?融贯技术与文化的历史,从控制论的诞生到人造生命的出现,凯瑟琳﹒海勒梳理出三个相互交织的故事:信息如何失去它的身体;赛博人的文化观念与技术建构;控制论对人本主义主体的消解。深入探究“身体”在信息时代的命运,阐明了我们所处的时代和未来。人类必须与其他生命形式共享这个星球甚至人类自身。
凯瑟琳·海勒 N.Katherine Hayles,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约翰﹒查尔斯﹒希利斯文学讲席教授。精通英语和化学。代表著作《计算机,我的母亲》《数字主体与文学文本》,与人合编《混乱与秩序》。
第一个故事强调信息如何失去“身体”,即如何被概念化,成为与物质形态相互分离的实体,而物质形态曾经被认为是信息赖以栖居之地; 第二个故事集中关注电子人如今在二战之后被塑造为技术产品和文化偶像; 第三个故事与前两个牵涉颇深,它是关于一个具体的历史概念/建构(“人类”)逐渐让位于另一个不同的观念/建构(“后人类”)的故事。 我们从来都不是现代的;序列化的控制论历史——从既定的网络中诞生,变成物质的真实,被社会约束,被话语建构——暗示,由于相似的原因,我们一直都是后人类。——布鲁诺·拉图尔《我们从来都不是现代人》
评分翻译不行,章与章之间同一个术语都是不同译法,不得不脑补原文进行理解,但无碍于原作的精彩分析与洞见,台版已出,可洗版。
评分翻译不行,章与章之间同一个术语都是不同译法,不得不脑补原文进行理解,但无碍于原作的精彩分析与洞见,台版已出,可洗版。
评分就算补了控制论的课也很难看懂啊,讲大会和三次浪潮的时候总想跳过,讲女性主义的部分也想跳过,用到精神分析的部分也想跳过,结果到了文本分析这块也有点膈应,控制论拼接替代连接符?wtf?
评分海尔斯以控制论的发展、控制论理论的实际运用和科幻小说对现实的反应三者并行阐释了其“我们一直都是后人类”的观点,鲜明展现了其科学论路径的方法。为了对抗莫拉维克式的超人类主义同时又要在后人类时代保住“人”的存在,海尔斯强调彻底切割自由人文主义,追求具身性与虚拟性,最重要的是将人置于人与机器普遍联结的分布式系统之中,将认知的“最高权力”推及机器、动物以与人共同享有。设想是美好的,但只执着于技术问题而忽略技术背后的结构动能,可能会使后人类又变成了一颗逃避现实的蓝色药丸。翻译扣一星
这本书不是科幻小说,讲的是一种文艺批评理论,这种理论叫后人类主义,核心是提出一种对人的理解——“后人类”。后人类主义认为,人的存在不是像笛卡尔想的那样就是个意识活动,而是一个复杂的纠缠不清的存在,意识和身体纠缠不清,自我和他人纠缠不清,人和人使用的工具(技...
评分变成后人类既引起恐怖也带来欢乐,恐怖在于“后”字步步紧逼着人类所剩无几的平静日子,如《西部世界》中德洛蕾丝的复仇,说真正的众神就要来了,他们很愤怒。但欢乐在于或许将人类意识下载到计算机的实践并没有那么容易实现或者令大众接受,具身的人类是数千年历史进化的结果...
评分这本书不是科幻小说,讲的是一种文艺批评理论,这种理论叫后人类主义,核心是提出一种对人的理解——“后人类”。后人类主义认为,人的存在不是像笛卡尔想的那样就是个意识活动,而是一个复杂的纠缠不清的存在,意识和身体纠缠不清,自我和他人纠缠不清,人和人使用的工具(技...
我们何以成为后人类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