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革命的悲剧

中国革命的悲剧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哈罗德·伊罗生(1910—1986)美国人。1930年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1931年来华,任职于《大晚报》和《大陆报》。后在上海主办《中国论坛报》,兼《哈瓦斯通信社》驻沪通讯员。1933年任中国民权保障同盟执行委员。1943年起历任美国《新闻周刊》副主编,麻省理工学院国际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政治学教授。著有《国民党反动的五年》、《中国革命的悲剧》、《亚洲殊无和平》、《心影录——美国人心目中的中国和印度的形象》(大陆译出有关中国部分《美国的中国形象》)、《群氓之族——群体认同与政治变迁》等。编有《草鞋脚,1918—1933年中国短篇小说》。

出版者:Champ Libre
作者:伊羅生(Harold Issacs)
出品人:
页数:577
译者:劉海生
出版时间:1950
价格: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9627529248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近代史 
  • 革命 
  • 海外中国研究 
  • 托派 
  • 共产主义 
  • 伊罗生 
  • 歷史 
  • 中国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这本书是将近四年工作的结果,它的写作的动机乃由于发现1925-27年震撼中国的伟大事变,尚无详尽的研究。当时发生的社会大破局,其教训之作出适逢新事变开始发生,故尤其切合时机。此次新事变乃发生于本书泰半杀青之后,在本书结尾的几章中有所阐释。

许多友人借阅珍贵之资料、札记、报章、文件、小册子及书籍,以供本书准备写作之用,著者实深铭感。此种材料均有其自身之历史,盖国民党自1927年后,到处一经发现他们,则加以焚毁;而共产国际的档案库纵或保有上述全部文献,但对于勤求史实而排拒平空作为的人,是闭门不纳的。

因为这种资料,头一次在这里运用的是如是之多,又因为共产国际进行与这些事变有关的历史伪造运动有十年之久,著者从当代文献方面采用精确的,恐怕甚至过量的引文,其目的一方面充作印证,一方面充作未来学者的指南。中国名称的拼音,在各国语文中,差异甚大,但已按照中国最通用之英语,加以划一(包括引文中者)。J.C.L.对中文文献之译助,在此特致谢忱。

就中著者最感激的是他们的合作者,维奥拉·罗宾生,讹误之处,均蒙她斧正。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伊罗生这也算是“善钞书者可以成著作”。他的分析使用了大量的托洛茨基的逻辑和表述,当然,这其实算不上问题,但是,他还想模仿托洛茨基式的讽刺,可是模仿的技巧却有些拙劣,又倾向于把人物扁平化,这就对叙述造成了损害。不过也不应该太严苛,毕竟托洛茨基再此前已经写过了很多杰出的政论和《俄国革命史》这种著作,松柏之下,其草不植 ,托洛茨基的写作格调和整理资料的能力都有非常高的水平。

评分

伊罗生这也算是“善钞书者可以成著作”。他的分析使用了大量的托洛茨基的逻辑和表述,当然,这其实算不上问题,但是,他还想模仿托洛茨基式的讽刺,可是模仿的技巧却有些拙劣,又倾向于把人物扁平化,这就对叙述造成了损害。不过也不应该太严苛,毕竟托洛茨基再此前已经写过了很多杰出的政论和《俄国革命史》这种著作,松柏之下,其草不植 ,托洛茨基的写作格调和整理资料的能力都有非常高的水平。

评分

伊罗生这也算是“善钞书者可以成著作”。他的分析使用了大量的托洛茨基的逻辑和表述,当然,这其实算不上问题,但是,他还想模仿托洛茨基式的讽刺,可是模仿的技巧却有些拙劣,又倾向于把人物扁平化,这就对叙述造成了损害。不过也不应该太严苛,毕竟托洛茨基再此前已经写过了很多杰出的政论和《俄国革命史》这种著作,松柏之下,其草不植 ,托洛茨基的写作格调和整理资料的能力都有非常高的水平。

评分

简明扼要,直指要害,没有具体的方法论,但能在这个篇幅成书已是显著成就。这两年学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碰到一件事,别害怕给它定性,也必须给它定性,才是认识世界的第一步。

评分

作为“稀见史料集”再合适不过,把当时的报刊文字材料排列一下便能拆穿关于国民党的一些神话。但援引政策文件不能代替政策考古。另外数据收集得不好。洞察力和批判力不失老托级别的水准,结尾处的展望也不免老托追随者一贯的毛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