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步伟(1889—1981),出身南京望族,自幼性格果敢,勇于任事,是中国最早的现代新女性之一。她先后在南京旅宁学堂、上海中西女塾读书。二十岁时,应安徽督军柏文蔚之邀,任崇实女子学校校长。二次革命失败后,到日本东京帝国大学攻读医学,回国后开办“森仁医院”。1920年,与赵元任相识,次年结婚。1938年,全家赴美,此后一直定居美国。著有《一个女人的自传》(Autobiography of a Chinese Woman)、《杂记赵家》(The Family of Chaos)、《中国食谱》(How to Cook and Eat in Chinese)等。
本书分为《一个女人的自传》和《杂记赵家》两部。《一个女人的自传》是杨步伟前半生的回忆录,记录了她出生、求学、担任校长、日本留学、自我退婚、回国设立女子医院、结识赵元任等事件,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位新时代的新女性在激荡变革的年代,勇于追求自由、知识、事业的经历。《杂记赵家》记录了杨步伟嫁给赵元任,回归家庭后的故事。这一对夫妇均是名门望族出身,后又留学苦读,回国后接触到的也是当时学术界的大佬们,他们看到的和记录下的,就是一份20世纪学术界的群星谱。
文/严杰夫 民国大师的夫人亦大多出自名门,且多学养深厚。例如陈寅恪的夫人唐筼为台湾巡抚唐景崧的孙女;沈从文的夫人张兆和则来自著名的“合肥四姐妹”,是曾任两广总督张树声的曾孙女;还有赵元任的夫人杨步伟同样来自南京望族,乃中国佛教协会创始人杨仁山的孙女。 然而,...
评分近年流行回味、欣赏民国,民国女性是其中不可缺少的话题,如石评梅、林徽因、陆小曼、张爱玲、张家四姊妹等等所谓民国名媛们,事实上,放在哪个时代,总有些人会被他人关注,而这些被关注的人,往往就会留下一些传记,别人写的也罢,或者自己写的,或者口述旁人帮忙多少都写点...
评分我看過很多人的傳記,也讀過許多控訴傳統家庭制度的小說,但都不及楊步偉的傳記精彩。巴金的家春秋印象不深,模糊中只記得主人公在鴉片煙環繞下的祖父伯父們的壓迫下過得悲悲戚戚。張愛玲,也是同樣出身望族,女性,但張對小時候的回憶就是母親撇下她獨自去了歐洲,父親...
评分最近在读《一个女人的自传》,主人翁是杨步伟。她是中国最早一批新时代的知识女性,在民国,和张爱玲、陆小曼、林徽因等是同时代的人。 她参加过革命,当过中学校长,开过医院,不过,从来没想过要写一部自传。 说起这部自传,还有一个小插曲,本来是胡适提议著名语言学家赵元...
评分后半部的最后部分太流水账了,前边写的真好!一个有抗争精神但是却也没有更高的反叛追求的女性,她的一生真是很传奇了,写抗日逃难那段使人想起《围城》,知识分子间的妒忌与嫌猜也是精彩啊!
评分对女性文学的关注越发清晰,女性的写作手法,表露的情感和生活哲学,以及通过个体看到时代、社会的历史,有趣好读也有感悟。
评分一个有独立意识的女性,是其之所以成为其自己的本质,我们总是沦为道德和规则的附属,并用大众的常态作为理所应当的借口,成长在于独立思考,独立决策,独立执行,独立反省。但不代表独立就可以幸福,这是两个概念。
评分对女性文学的关注越发清晰,女性的写作手法,表露的情感和生活哲学,以及通过个体看到时代、社会的历史,有趣好读也有感悟。
评分《一个女人的自传》杨步伟先生这样的才是独立自主的真女性,不抱怨不矫情,不依靠男人,不混交际圈。当然也有家庭的影响,不过主要还是性格使然。 《杂记赵家》不知道是老太太记日记的缘故,还是记忆力超群,日记应该不能如此详尽。事无巨细,直截了当,连同人的矛盾都写了出来,可见性格直率,办事爽利,开医院,做衣服,开饭店,逃难,都是大包大揽,直来直往。一路跌跌撞撞,满世界的跑,总的来说还是幸运,机缘巧合,早去美国。也就安稳幸福的过了一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