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1891.12.17—1962.2.24),徽州绩溪人。原名嗣穈,学名洪骍,字希疆,后改名胡适,字适之,取达尔文学说“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之义,笔名天风、藏晖等。胡适是中国自由主义的先驱、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同时也是著名的学者、诗人、历史学家、文学家、哲学家,共拥有36个博士学位。
《容忍与自由》收录了胡适各个时期的主要著述,涵盖了思想与教育、自由与民主、文明与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内容。他用浅显风趣的白话文,将自己对文明、国家、人生、哲学等的见解娓娓道来,不仅开启了当时的民智,也启发着当下的我们。
胡适不深刻,只说一点常识,这似乎是很多人公认的事。然而,深刻一词有时也有一定的歧义,比如是深刻在词汇、术语上呢,还是深刻在社会洞察力上呢?那就大有讲究了。(而现在看来的“常识”放在当时是不是还是“常识”也大有可疑之处) 比如有些人是深刻在文学词汇或文学意境上...
评分上个世纪的后半叶,胡适因为被批判,所以没人敢碰。现在,胡适又被抬到高空,同样敢碰的人不算多。我也是这样。胡适的文章读的不多,但是胡适的故事听的不少。有幸这次第一时间拿到了潘光哲先生选编的《容忍与自由:胡适读本》,才算让我大概补上这一课。 用编者的话说,《容忍...
评分 评分虽然书中对法制和制度建设的意识甚少,但是可以说作为个人,什么是自由?每个人都追求自由,但是自由只属于能够容忍与自己不同的人,能够清晰地表达彼此不同,坦然的认知个人对错的人 中国式的打酱油时代早已过去了,然而,西学未进,中学已退。表面一团和气的背后是彼此倾轧...
评分读《容忍与自由》有感 看完这本书已经有两天了,可是心中总是有些愧意。用匆匆忙忙的五个小时,说是读,倒不如说是浏览。心里也一直盘算着应该再认真的研读一遍。而之所以匆忙的开打写字板,写下一些文字,是因为胡适先生提到的一些看法,我觉得很有现实意义,想和大...
胡适先生的文笔逻辑清晰,条理清楚,简直都不用划分结构,读起来酣畅淋漓,虽然文字简单但是富有深意。
评分这本书的核心是自由,而容忍是自由的根源。作者通过从个人,社会和国家三个纬度来展开分析人生意义、教育、社会问题、思想等内容,有一定的启发性。陈寅恪先生曾说士人读书是为了摆脱世俗之桎梏以求取思想的自由,如果思想不自由,与死亡就没什么区别?因而,我觉得周国平说的人要有灵魂生活,可以等同人应该要有思想。后者比前者恰当和具体。因此,读书只是培养思想成长的手段,在书本之外,更需要锻炼头脑。这样的话,才有可能解决面临的难题。
评分胡适这本小书我看了很久,今天躺在床上才读完。胡适是个很优秀的演讲者,给定他一个题目,他便能讲出一二三来,讲解得都很有趣。所以有他的演讲,动不动便是捣烂窗户、挤坏课桌,他跟现在的经常出现在电视上的文化名人有得一比。他讲内容很通俗易懂,听了他的演讲能涨不少知识。他告诉有一个秘方可以防止被惑,便是“拿证据来”。这个秘方还能避祸。你看他晚年能够明哲保身,其他人呢?
评分胡适到底还是金句大王。但前人尽心尽力刨出的那点以启深思的东西,却免不了被后人庸俗化阐释的命运。
评分胡适先生的文笔逻辑清晰,条理清楚,简直都不用划分结构,读起来酣畅淋漓,虽然文字简单但是富有深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