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的精神

大学的精神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蒲实,毕业于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2008年进入《三联生活周刊》工作至今,任主笔,一直从事国际政经、文化与科技报道。封面代表作品包括《硅谷乌托邦》《美国之惑:特朗普时代》《“一战”百年启示录》等。

陈赛,1978年生,毕业于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自2005年加入《三联生活周刊》至今,现任周刊主笔,《新知》杂志编辑。

出版者:中信出版社
作者:蒲实
出品人:
页数:424
译者:
出版时间:2017-1-20
价格:68.00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08668994
丛书系列:三联生活周刊▪文丛
图书标签:
  • 教育 
  • 大学 
  • 大学的精神 
  • 成长 
  • 美国 
  • 我想读这本书 
  • 常春藤 
  • 中信出版社 
  •  
承接 住宅 自建房 室内改造 装修设计 免费咨询 QQ:624617358 一级注册建筑师 亲自为您回答、经验丰富,价格亲民。无论项目大小,都全力服务。期待合作,欢迎咨询!QQ:624617358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无论在什么时代,“受教育”都是一个人最低成本的提升通道,而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将它总结为,“教育是让一个人 成为最好版本的自己。”

本书作者历时7年,通过实地探访,集中采访大学校长、学院领导、教授、大学学生等,追寻7所世界名校的魅力与品格、积淀与气质:代表精英意志的哈佛、培养社会领袖的耶鲁、作为硅谷心脏的斯坦福、成为现代绅士摇篮的牛津、为读书而生的剑桥、思辨之地海德堡、让梦想起飞的麻省理工。

从氛围到环境,从历史到现实,从制度到精神,本书对这7所世界名校进行了全方位的呈现,首先为国人真正了解它们提供全面、翔实的一手资料。 同时,面对国人对于大学生培养、大学定位、教育体制等问题的争论,本书能为国内教育实践者、大学生、学生家长等反思教育现状提供优秀范例与方向。

当然,本书更加倡导一个“终身学习”的概念,“成为最好版本的自己”不应该被限定于一个时间段。读书求知,这个自我提升的过程,也许并不依赖于外部环境,不在于你在哪里读大学。阅读本书,可以帮助更多人燃起终身学习的理念,把这种智识生活的愿望长存于内心。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百年前,梅先生曾谈及到大学的概念,他曾说,除却建筑,大学最重要的就是大师。这样的一番言语,在今日看来,依然颇为受益。 这本书讲述的均是世界一流的大学,每年的毕业生,很多成为了各个行业的佼佼者。在歆羡的同时,更让我对大学有着反思。不同的国家对于大学的侧重点不...  

评分

大学教育的价值和精神! 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表示。 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教育事业的融入才是中国未来与世界同步的基础。 大学教育的...  

评分

一、三联情怀 《三联生活周刊》曾是我钟爱的杂志之一,那些年路过街边的报刊亭,总会拿上一本《读者》,一本《演讲与口才》,再拿上一本《三联》。《读者》文字的故事哲理性偏重,总会在心情被乌云密罩之时,读来阳光普照,内心瞬间感到通透、豁达;《演讲与口才》则教会了我语...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名校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一种氛围:周围人给你的一种紧迫感,而且一种我也可以的‘可能性’。曾经想去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读数学,严肃的准备过,后来放弃了数学,留在国内转专业读研,也就放弃了这种想法(当然申请估计通过可能性也很低,对自己数学能力还是有些自知之明的)

评分

少有具有内涵的名校探访,既是一本好书,也是写作的范文。牛津、剑桥、海德堡大学的章节最喜欢,尤其喜欢鲁伊的追寻韦伯的章节。

评分

最后海德堡大学这章有意思,其他的太散了。

评分

哈佛和牛津的章节最好,涉及教育的理念和本质的讨论都很好。就培养人的品格和思维能力而言,只要一个人依然在学习,就可以视为他/她仍在受大学的教育

评分

“就像你们会永远活下去一样学习,就像你们明天就会死去一样生活。”读这本书不是为了去羡慕这些好大学的学生,而是要从他们的教育理念里反观自我,纵然身处不同的世界,但基础资源在网络面前不是问题,想要成就更好的自己,也只能是自己成就自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