榖崎潤一郎
一八八六年七月廿四日齣生於東京,父親是米商。一九〇八年進入東京帝國大學就讀,兩年後便離開、創辦《新思潮》文學雜誌,並以〈刺青〉、〈麒麟〉等短篇小說確立文壇地位。一九二三年九月東京大地震後,榖崎潤一郎全傢搬到關西京都,此後寫作也從青年時的西方風格轉變,開始帶有一些大阪特有的風土人情。一九四九年、六十三歲時獲得日本文化勳章,一九六〇年由美國作傢賽珍珠推薦提名諾貝爾文學獎(三年後由另一位知名作傢川端康成獲諾貝爾文學獎)。當時榖崎潤一郎已年老病重,於一九六五年七月卅日因腎病去世。
代錶作有長篇小說《春琴抄》、《細雪》等,被日本文學界推崇為經典的唯美派大師。
一對夫妻,一把鑰匙,
兩本記錄私密情慾的日記,
不剪斷、理更亂的複雜三角關係,
四個人各懷鬼胎、各自膜拜的心機與刺激……
犧牲、羞恥與幸福的極緻,如何可能是一體的三麵?
書寫至死不滅的慾望——高齡70的文壇巨擘,再次衝撞人性幽暗麵
1956年,年屆70,在此前已獲得各種榮耀與獎項、文化勳章等肯定的文壇巨擘榖崎潤一郎,在《中央公論》1月號首度發錶瞭《鑰匙》(2、3、4月號中止,5月號則連同1月號的文字一起刊登)——引發瞭社會騷動;甚至驚動國會議員,大加撻伐:
「老人假藉文藝之名撰寫猥褻的文章,深感遺憾、」
「那樣的東西在今日思春期青少年舊道德喪失、新道德尚未建立之際氾濫,深感遺憾。有如在文章裡大剌剌地『讀』春畫。」
等等。
在衛道之士眼中,《鑰匙》或許被視作老作傢「傷風敗俗」之作;然而,在其他作傢眼裡,卻是傑作中的傑作。
名作傢後藤明生曾於1993年錶示,如果要從榖崎文學中選擇三部作品,《鑰匙》非列入不可。
读书笔记124:钥匙 很难想象是上世纪50年代的小说,战后日本,知识分子家庭,题材还是很敏感的。结局是开放式的,作者不做道德批判,留给读者自行判断。 丈夫56岁,教师,妻子45岁,传统妇女,一个女儿,还有一个追求女儿的年轻教师。丈夫一直不满意妻子的保守,事实上妻子外在...
評分日本人的心理變態真難以理解
评分唯美派榖崎潤一郎的最後一本書,雖然色情且淫蕩,但是從另外一個角度看,整本書以書信的方式來描述可以說形式在當年很新穎,某種意義上上說是日式色情文學的開端吧
评分唯美派榖崎潤一郎的最後一本書,雖然色情且淫蕩,但是從另外一個角度看,整本書以書信的方式來描述可以說形式在當年很新穎,某種意義上上說是日式色情文學的開端吧
评分唯美派榖崎潤一郎的最後一本書,雖然色情且淫蕩,但是從另外一個角度看,整本書以書信的方式來描述可以說形式在當年很新穎,某種意義上上說是日式色情文學的開端吧
评分不是一傢人,不進一傢門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