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胜利,199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图书情报学院,获文学学士。1995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信息管理学院,获法学硕士学位。2009年在美国杜克大学桑福德公共政策学院进修。先后在文化部艺术司、人事司、公共文化司任职,2005-2007年任辽宁省庄河市副市长,现为文化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副主任。长期从事文化工作实践及公共政策、文化学、历史学研究,先后出版专著3部:《文化与社会》《和气生财:和谐财富观》《美国风物——杜克大学札记》,在思想文化界产生了一定影响。在**级报刊上发表散文、学术论文数十篇,《全球化与中国文化的两个基本取向》《认识文化工业的另一种视角》等入选《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散文《冬日的思念》入选《语文读本》。
宋王朝两度亡于北方少数民族入侵,“弱宋”几成历史定论。但两宋长达三百一十九年,以文治立国,在国家治理、制度文化、文学艺术等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北宋皇帝大都是有作之君,三度推行变法,王安石变法影响尤为深远;宋代名士辈出,将星闪耀,士人风骨*盛,成就了我们民族精神发展史上的史诗般的记忆。
在杀伐、武力、开疆拓土方面,宋人留给后人引为自矜的功业甚少,但在国家治理,以及精神与文化之域,宋人留下了浓墨重彩。所谓的“弱宋”,其实堪称“盛宋”:她创造了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高峰。
她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改革浪潮。
她涵养了风骨凛然的士人。
她是一个值得我们驻足回望的非凡王朝。
拖拖拉拉看了两年多,文笔确实不是特别吸引人。不过一个个绚烂人物,像是一颗颗宋代时候的星辰,跨越千年时光找过来,让你看到那一点点星光闪着灵魂的光芒。看到最后,仅余叹息。 对赵匡胤不是特别感兴趣,大概源于不小心看到过一本演义开篇就写他出生时不平凡浑身金光闪闪(得...
评分我专门查了一下这本书名字的由来。20世纪60年代,权威教科书《中国史纲要》指出,“宋神宗将王安石招入政府,用为参治政事,要想通过他来变法立制,富国强兵,改变积弱的现状”。陈寅恪先生断言:“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年之演进,而造极于赵宋之世。后渐衰微”。 这是两个相...
评分上世纪七十年代,公共史学运动在美国史学界兴起。公共史学的倡导者们认为,公共史学是要让历史回归到公共领域和公众生活中,不仅如此,还要让公众参与到历史的解释中来,赋予他们解释历史和发出声音的机会。 与美国的情况不同,国内史学界并没有出现对公共史学的特别关注,这或...
评分在家三天一气读完。好读!通俗史学的力作!现在,有些学术的东西,越走越窄,自说自话。类似于蔡东藩先生《中国历代通俗演义》这样的书很少见。《弱宋》反映出作者史学功底很厚,语言风格有黎东方“细说体”的影子,而且更为很生动,“京师流行‘榜下捉婿‘”、“发现苏轼”、...
评分我专门查了一下这本书名字的由来。20世纪60年代,权威教科书《中国史纲要》指出,“宋神宗将王安石招入政府,用为参治政事,要想通过他来变法立制,富国强兵,改变积弱的现状”。陈寅恪先生断言:“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年之演进,而造极于赵宋之世。后渐衰微”。 这是两个相...
不错的两宋科普书,从帝文武士四个方面概括,其中士大夫精神占了接近全书一半的篇幅,个人认为,两宋的精髓就在于士大夫精神,“不杀士人及上书言事者”的祖宗家法造就了一大批忠臣义士,孟子曾经说过:“君以国士待我,我当以国士报之!君以路人待我,我以路人报之!君以草芥待我,我当以仇寇报之!”诚如斯言。
评分华夏民族之文明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后渐衰微。宋也是中国唯一的重商主义王朝,是近古中国政治现代化的起步,现代的拂晓时辰。宋亡中国社会自行走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趋势彻底失机。也是近古中国虚君共治君主立宪制整体的覆亡,自此之后从明朝开始中国进入君主专制政体世代不息。“汉、唐、明、清之亡,皆自亡也,宋亡,则举皇帝、尧、舜以来道法相传之天下而亡,是一次超越了一般性改朝换代的历史性巨大变故,叫亡天下,文明的中断。这之后原先那种自由、民主、人道的中国再也没能回去。好多宋黑觉得宋朝弱,宋之后中国的非农业税比重要到2000年左右才取得超越,中国的城市化率也要到八九十年代时候才取得超越。蒙鞑子差点屠杀了北半球的整个世界,征服西亚中亚东欧总共只花了十几年,但他们侵灭南宋花了40多年,先后两位大汗战死
评分宋朝其实并不贫弱,混一宇内的步伐止步于幽云并非宋军孱弱,建国不久的宋和已经在幽云扎根多年的辽其实已经是一个级别的对手了,宋朝能够保持持续进攻的态势已是不错。到了北宋中后期还能拓边河湟,收复横山,联金灭辽。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对手的质变,无论辽金元都已经是旨在统一天下的封建王朝,不再是过去满足于打草谷的部族联盟。在对手已经大变样的时候,宋朝进步不够,理宗还在困惑于道德手段能否解决现实政治问题,皇帝个人勤勉节俭能否解决南宋的内外危机这样的问题。是的,宋朝政治宽容,经济繁荣,社会和谐,但是还不足够。最好的一篇是关于士人精神从汉到宋的演变,东汉知识分子入世参政,重视道德节义;魏晋时期重视自我,个人主义是主流;宋朝则调和二者,既有横渠四句和正气歌,也有寻孔颜乐处的精神世界的自我满足,其他文章不过尔尔。
评分有点意思的小书
评分普及读物吧,轻松睡前读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