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余英时 历史 文化 思想史 文化史 知识分子 学术专著 中国
发表于2025-02-24
士与中国文化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士与中国文化》由余英时著,是文史哲学生的必读书,是研究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士”的经典书。本书采用专题研究的方式展示“士”在中国文化史上的特殊地位。作者的基本观点是把“士”看作中国文化传统中的一个相对的“未定项”——即承认“士”有社会属性但并非完全不能超越者。作者认为:“中国文化之所以能一再地超越自己的限制,则正是凭借着此一“未定项”。本书在修订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宋代士大夫的政治文化概论”、“士商互动与儒学转向”、曾国藩与“士大夫之学”、“中国知识人之史的考察”四篇论文。
余英时(1930-),安徽潜山人。香港新亚书院第一届毕业生,美国哈佛大学历史学博士。曾任哈佛大学中国史教授、耶鲁大学历史讲座教授、康奈尔大学第一任胡适讲座访问教授、现为普林斯顿大学讲座教授。1973年-1975年出任香港新亚书院校长兼中文大学副校长。2006年获美国国会图书馆颁授的克鲁格人文与社会科学终身成就奖(Kluge Prize rewards lifetime achievement).中英文著作数十种。
嘟嘟嘟……算不算读完了哇。好激动,有木有。没读懂,有木有。防守全线崩溃有木有。
评分记得16年本科课堂上听G师讲《士与中国文化》乃是学习中国伦理学的必读书。那时不明就里,谁承想一拖便是四年后才翻阅此书。人能弘道,士志于道,如此而已。
评分此书重要自不待言,为英时先生研究之一阶段总结,以时间为序,探讨“士”成为中国历史独立之阶层,其思想之坚持与变迁,且与吾国历史文化发生影响;最精彩处还是自精神层面对士阶层的形成和演变做了细致梳理,尤其对彼在几个关键历史阶段的群体自觉和内心自觉的分析;各文详略不一,兼可与《朱熹的历史世界》、《现代儒学的回顾与展望》诸书对照阅读
评分【速读】西方的古代知识分子专注于解释世界,中国古代“士”却承担了改变世界的重任。如今改变世界的观念已经深入到了西方世界普罗大众的身上,中国却仍然只有特定的知识分子秉持古代“士”的信念与重担。什么时候中国的普通民众也能把引领和改善社会作为自己的责任,那么“士”的精神才可以说是被充分继承与发扬了。
评分好书,大师手笔。考据和引证非常有分量,余英时作为人文学者的严谨与踏实很令我钦佩。每读一本余老的作品,都是一种充盈的学术享受,仿佛沐浴焚香之后的文化饕餮。
一、叨叨叨 这本书是接在《东晋门阀政治》之后读的。当时为了写《东晋门阀政治》的读书笔记,就去翻了豆瓣和知乎的相关评论,从评论中了解到余英时,又从余英时的各本著作中发现了这本容易入门,题材也感兴趣的书。读《士与中国文化》的初衷还是想了解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理想追...
评分 评分自宋以后,士多为皇帝的狗。但是余英时却避而不谈,说什么士魂商才,把注意力从政统下移到民间,说政统致仕也好论务实经商也好,孟子的那句: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余英时先生既然序中已经列为标准所以应当一以贯之。 当今的知识分子真假不一,但是假的多。古时候,...
评分一、叨叨叨 这本书是接在《东晋门阀政治》之后读的。当时为了写《东晋门阀政治》的读书笔记,就去翻了豆瓣和知乎的相关评论,从评论中了解到余英时,又从余英时的各本著作中发现了这本容易入门,题材也感兴趣的书。读《士与中国文化》的初衷还是想了解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理想追...
评分余英时先生是学贯中西的人,他的附会韦伯的那章固然没能看懂,先秦、两汉、汉晋几章饶是我有一定中国思想史基础,也有很多新的收获。一般来说,士人这个阶层是和教育相关的,在春秋中后期以前,教育是和贵族阶层绑定的,因此春秋以前的士地位的尊崇性一言可知。自孔子以后,贵...
士与中国文化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