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瓦多尔•夸西莫多(Salvatore Quasimodo,1901-1968),意大利诗人。他出生于西西里岛的莫迪卡镇,七岁那年西西里岛发生大地震,故乡的悲苦和忧伤深深根植于他的心灵。受酷爱诗歌的姑母影响,他开始阅读意大利古典诗歌,十四岁时开始写诗。1929年前往佛罗伦萨,次年出版第一本诗集《水与土》,成为继蒙塔莱和翁加雷蒂之后的“隐逸派”诗人。1959年,他荣获诺贝尔文学奖。1968年6月14日,他在那不勒斯去世。
夸西莫多诗歌的独创性在于大胆地运用类比,在于音乐性。
——埃乌杰尼奥•蒙塔莱
他的抒情诗以古典的火焰表达了我们这个时代里生命的悲剧性体验。
——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
内容简介
我沉湎于这无声的呼唤,
消失的人儿再也听不见!
人去楼空啊,
再也听不到你对我这个游子的问候。
欢乐岂能两次再现。
落日的余晖洒向松林
宛如海涛的波光
荡漾的大海也只是幻影。
我的故乡在南方
多么遥远,
眼泪和悲愁
炽热了它。
在那里,妇女们披着围巾
站在门槛上
悄悄地谈论着死亡。
——夸西莫多《我这个游子》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标题思路:两性环节动物 形状难看的树
评分有时候觉得,夸西莫多像个还没尝到禁果就被赶出伊甸园的可怜儿,满满地破碎在现实的铁蹄下来回忆的美。有时候感情过于炽烈,诗句反而显得太直露。最爱《你这个游子》这一篇。
评分夸西莫多是意大利三大优秀"隐逸派"抒情诗人之一。隐秘派诗的主要特点是避开严酷的现实生活,着重刻画人心灵深处的细腻感受,抒发在邪恶现实重压之下人的孤独,哀幽的精神状态。在夸西莫多的诗盛行的时代里正值法西斯主义霸凌欧洲。在二战的困难岁月里,人们会翻开夸西莫多的诗去寻求精神上的安慰,某种程度上,我认为夸西莫多的诗抚慰了当时受战争重创的意大利人民的心灵,他以自己的方式诠释了二战带给人们的真正意义。我觉得这本书翻译得背锅,因为真的有点无味,我在豆瓣上关注的修忆曾经说过一句话:诗歌是最不应该被翻译的文学。但原作也并非常人就可以去阅读,还是希望以后翻译能够走心吧!
评分啊意大利
评分无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