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泓月,江苏南京人,学者、作家,先后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北京大学哲学系(主攻中国美学方向)。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艺术与汉传佛教。出版作品包括:《李叔同》《古乐之美》《盗国》等。2016中国好书获奖者,第十二届文津奖得主。
作家苏泓月以洗练的文字、诗意的笔法、详实的史料,以及对真实人性的洞悉和悲悯,生动地刻画出李叔同从风流才子到一代名僧的悲欣传奇。
他是20世纪中国最富传奇色彩的人物:前半生,他学贯东西,才华横溢,堪称中国现代音乐、戏剧、美术之先驱;后半生,他勇猛精进,慈悲度世,修成佛门南山律宗第十一代祖师,被誉为“人天师范”。
他是谁?
出家前,他是三少爷李文涛,风流 才子李瘦桐,留日学生李哀,白马会参展画家李岸, 俳优戏艺人李惜霜,教书先生李叔同,断食后脱胎换骨的居士李婴……出家后,他是佛门弟子弘一释演音,战乱时立誓殉教的晚晴老人,过化民间、以佛偈与弘法济世的善梦上人。
一人,一名,一辈子,能做好便是不易,而李叔同用了六十三年时间,完成了常人的许多倍人生。
为什么?
因为他的人生是不断体验又不断重造的过程,他有一颗无处安放又渴望得到安宁的心。他设计,并亲身实践了如戏似梦,旁人无法超越的一生。
他的一生看似由绚丽归于平淡,然而淡极始知花更艳——这才是真正丰沛灿烂,臻于至境的人生。以此书而观照自身,才知孰重孰轻,何去何从。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这里抄录的是李叔同的词《...
评分我在这本书的阅读体验是有点复杂的,一方面著者把李叔同的生平经历划分成了不同的人生章节,让读者很清晰明白大师的人生足迹。一方面著者敏感和优美的文字让人很容易与之同感,却也让人不知道内容究竟是不是大师所思所悟所感所想,还只是后学者的揣测和过度解读。 但对李叔同的...
评分第一次听到“李叔同”的大名,是从丰子恺先生的作品中。李叔同是丰子恺的老师,同时又对音乐、美术、书法造诣颇深,在丰子恺的笔下,李叔同是一位不苟言笑,却又温和威严的教师形象。 后来,李叔同又遁入空门,探寻生命的真谛,成为“弘一法师”,这一度被传为一段佳话。然而丰...
评分“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觚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一首《送别》,曲子借用了美国音乐家J.P.奥德威《梦见家和母亲》的旋律,词则填得颇具东方韵律与审美。 歌曲编完,本是当作一件礼物,收礼的人叫...
评分题目本来想用“未济终焉心缥缈,万事都从缺陷好”,想来想去,还是觉得他自己的话更适合描述他自己的人生。 先从作者说起。住单身宿舍的时候看过一段时尚芭莎,看完图片裁剪下来贴墙面很好用。杂志的最后几页常常出现一个人的名字、照片和观点,从此知道了有一个人叫苏泓月,...
书也不算差。风月便是风月罢了,作者在跋里特别提到除此之外所写事务全部足一考证。为着这份认真,宽了一星。读毕,始觉悲欣交集。
评分写的很美
评分不喜欢此等文风!
评分了世皆如梦。 去去就来。
评分“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李叔同的诗文之美和经历之传奇都是公认的。这本《李叔同》转机期待已久。从设计、排版、装帧到文风、叙述技巧和故事张力,用心的还原,目前看到最好的一本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