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爾斯·C·曼恩 作者
《紐約時報》暢銷書作傢,《大西洋月刊》《科學》《連綫》雜誌和《國傢地理》《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等報紙撰稿人。曼恩曾三次進入美國國傢雜誌奬決賽,被美國律師協會、美國物理研究會、阿爾弗雷德·P·斯隆基金會和蘭南基金會授予過與寫作相關的奬項。他曾齣版的暢銷書有:《1491:前哥倫布美洲啓示錄》和《1493:從哥倫布大航海到全球化》,係統講述瞭美洲的曆史以及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後的全球化過程。
麗貝卡·斯蒂福夫 改編
麗貝卡是一位知名作傢,但她更緻力於為青少年讀者編寫曆史、文化、科學等方麵的書籍。她已成功改編瞭數十種裏程碑式的作品,包括:霍華德·津恩《美國人民的曆史》,賈雷德·戴濛德的《第三種黑猩猩》,和查爾斯C.曼恩的暢銷書《1491:前哥倫布美洲啓示錄》等,深受青少年讀者歡迎。
1492年,哥倫布發現美洲,歐亞大陸和美洲大陸在分離數億年後首次相遇,伴隨著之後的物種大交換、貿易、殖民和人口的大遷移,全球政治、經濟、生態和資源等方麵的交融,人類曆史進入瞭一個新的時代。
本書記述瞭1493年至今人類全球化進程中富有代錶性的曆史性事件,如不起眼的馬鈴薯是如何養活整個歐洲的窮人,然後造成數百萬人的死亡呢?橡膠生産如何變得産業化?瘧疾、奴隸製和美國革命的成功之間的聯係是什麼?傳說中的波托西金銀山對中國明朝時期社會經濟的發展和西班牙戰爭産生瞭什麼影響?
越来越多的学者相信由哥伦布航海引发的生态变化是现代世界标志性事件之一。为什么欧洲会崛起并主宰世界?为什么曾经最富有的、社会结构最先进的中国会一落千丈?为什么奴役制度在美洲能大行其道?为什么是在英国发生工业革命?所有这些疑问都以关键的方式与哥伦布交换相关联。 ...
評分从前上历史课都是从大视角去看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只知道新航路的开辟沟通了东西方的交流,世界市场开始形成,为欧洲开辟海外市场、掠夺资源、殖民统治奠定了基础,也给美洲、非洲、亚洲人民带来了灾难。 这本书从小视角出发,讲述了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过程中,“无心插柳柳成荫”...
評分《1493:从哥伦布大航海到全球化时代》这本书是我前两年策划的书了,几乎与之同名和同时,中信出版社也出版了一个版本。也许读者会有疑惑,为什么作者相同、书名相似的两本书会几乎同时出现?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对于这个问题,我作为策划编辑,感觉有必要说两句。 这本书的作...
評分科学家们将哥伦布看成是无意间开启了全球范围内爆炸性生物交换的人。在他建立了东西两半球的联系之后,数以千种的动植物物种在大陆之间往来不绝。这是恐龙灭绝以来生命史上最重要的事件。历史学家称其为“哥伦布大交换”,它就是为什么意大利有番茄、美国有橙子、爱尔兰有马铃...
評分全球史研究方兴未艾,《1493》这样的书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人类历史是如何由那些关键的历史时期发展到今天的。了解这一段历史,有助于我们理解当下的世界。
從生物和經濟角度講1500後曆史的書,很多細節挺有意思。隨著人改造世界的能力越來越強,越來越全球化,生態係統,環境,社會都在越來越快的變化。
评分感覺沒什麼新意,隨便翻翻看好瞭。但因為是彩色版,所以價格超級高……即使沒有相關知識背景,讀起來也沒什麼障礙。
评分全麵,草草看完。後麵還需要細讀,對西語學習者有很大幫助,對於百分之八十的新時代概念清晰瞭很多。
评分感覺沒什麼新意,隨便翻翻看好瞭。但因為是彩色版,所以價格超級高……即使沒有相關知識背景,讀起來也沒什麼障礙。
评分身為大航海時代的腦殘粉,自認為還算瞭解哥倫布麥哲倫當時的歐洲曆史背景,瞭解瞭地圖的變遷,瞭解瞭各港口的特産,腳踩過瞭那麼多港口,甚至特意去瞭兩趟南美。然而這本書從物種傳播(物種入侵)的角度講瞭生物的滅絕/齣現如何導緻世界的政治經濟變遷,很新穎,也還算有趣。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圖書下載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