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瓯缺

金瓯缺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徐兴业(1917—1990),原籍浙江绍兴。1937年毕业于无锡国学专修学校,曾任上海国学专修馆、稽山中学教师,上海通成公司职员。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学任教,1957年调上海市教育局研究室工作,1962年任上海教育出版社历史编辑。1977年退休之后,曾在上海师范学院历史系任教,主讲宋金史。著有《中国古代史话》《心史》《袁崇焕传》及《辽东帅旗》(合著)、《李师师》(合著)等。其代表作长篇小说《金瓯缺》从1938年开始酝酿,到1985年出齐四卷,历经四十余年,荣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荣誉奖、上海市庆祝建国40周年优秀小说奖。

出版者:河南文艺出版社
作者:徐兴业
出品人:
页数:0
译者:
出版时间:2016-8
价格:188.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55903086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历史小说 
  • 历史 
  • 茅盾文学奖 
  • 中国文学 
  • 小说 
  • 徐兴业 
  • 宋 
  • 长篇历史小说 经典 悲壮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宋徽宗年间,在中国大地上,宋、辽、金各据一方。金国国力昌盛,辽国积弊重重,而北宋政府自澶渊之盟以来,以为天下太平,高枕无忧,终日歌舞升平,已是一派日暮景象。本书以武将马扩为主要人物,以其一家人的不幸遭遇为主要线索,层层展开,讲述了从宋、金海上之盟协议共击辽国,到金国撕毁 盟约挥兵南下,北宋灭亡,宋高宗偏安江南一隅这段历史。其间政权更迭,人事沉浮,刀光剑影,狼奔豕突,爱国志士断头沥血勇赴国难,无耻官僚认贼作父觍颜事仇……组成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

作品笔势凌厉,大气磅礴,犹如群山万壑,直奔荆门。读来令人时而血沸气促,义愤填膺;时而潸然泪下,慨叹不已。

◆编辑推荐◆

★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与姚雪垠的《李自成》堪称双璧

★中国当代口碑最好的历史小说,被誉为“中国版《战争与和平》”

★国画大师刘旦宅先生插图

★书籍设计大师吕敬人先生指导设计

★著名作家二月河先生、孙皓晖先生联袂推荐

◆名人推荐语◆

《金瓯缺》称得上是当代历史长篇小说中的经典之作,作者惊人的历史洞察力与异乎寻常的艺术想象力,在作品中得到了完美的呈现。这部作品重新出版了,我很欣慰。我坚信,真正优秀的作品,不会湮没在时间的长河里。

——著名作家 二月河

在中国人严肃的文学记忆中,《金瓯缺》是一部厚重的历史作品。

宋代是中国文明霉变期的开端,中国民族的强势生存传统也在这一时期以历史大悲剧的形式灿烂爆发,爱国名将民族英雄震撼人心。《金瓯缺》所写的正是北宋末期至南宋这段历史,作品文笔庄严,视野宏阔,值得认真品读。

——孙皓晖(《大秦帝国》作者)

“徐氏(指徐兴业)的学士和才华,均不弱于姚氏(指历史小说《李自成》作者姚雪垠)。二难相并,堪称双璧。”

——郭绍虞(20世纪中国文学批评史学科的奠基人)

◆网友评论◆

“《金瓯缺》是我看过的最好的当代历史小说,金庸的36册武侠也比不过徐兴业一卷压轴!”

“历史小说,当以《金瓯缺》为第一!”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一,一千年了,还是一个德行 曾经在哪看过,南宋灭亡后,广东附近的海域,浮尸达到数十万。那些全是宁死也不降元的南宋居民。 而两宋之后,中国可谓无群义矣。多的全是那些降将降兵。国军保长沙而致全军覆没真是例外中的例外。 所以我现在有点糊涂,到底该怎么评价人性? ...  

评分

首先不得不说的是,我不是很爱读史。(我同学说,我也不爱读shi) 但这个,我至爱。而且对于这等大家文字,我甚至不敢提笔写什么“评价”。 就是希望给大家推荐一下,希望更多的人可以看到,然后喜欢。 书很大气,充满人性的大爱。从现在充斥着无厘头、狗血、穿越都泛滥到需要...  

评分

首先不得不说的是,我不是很爱读史。(我同学说,我也不爱读shi) 但这个,我至爱。而且对于这等大家文字,我甚至不敢提笔写什么“评价”。 就是希望给大家推荐一下,希望更多的人可以看到,然后喜欢。 书很大气,充满人性的大爱。从现在充斥着无厘头、狗血、穿越都泛滥到需要...  

评分

我承认我是被“当代最好的历史小说”这样的噱头催眠了才下决心打开这个大部头的,可是渐渐的,有些欲罢不能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太难读了,连风土人情都不想看。

评分

读了马扩使燕的那一部分,作者一定读过《三朝北盟会编》,很佩服他对宋代史料掌握地娴熟和丰富程度,有时觉得这不是在写小说,而是历史现场还原。

评分

强行看到20%实在看不下去。人物塑造太单薄,脸谱化。好人坏人黑白分明。旁边太多。失望

评分

徽宗只问艺术不知国事如何 达官贵族只顾一晌贪欢 东京人民生活丰富清闲 而其间亦有忠义之士为社稷奔波 游走于险境之中 书中几处关于战争的描写力透纸背 常使人捶足顿胸甚至痛斥当权者滥用蝇营狗苟之辈 也亦使人潸然泪下为将士上下一心以身殉国之情动容 两宋之际诚危机存亡之秋也 然上层贵族只顾卖国求荣 帝王家亦苟且偷生不能担负重任 忠良之士遭受排挤不能一展宏图 一个国家雄起时常踌躇满志 上下一心 但繁华过后便盛极而衰 本书格局大 但也因事无巨细导致内容过多 作者对主角马扩着了颇多笔墨但其才干平平 倒不如刘四厢讨人喜欢

评分

过去一直遗憾长江文艺版无插图,封面也够苍白,这次新版出了,蒙河南文艺社同仁赠送新版一部,真是畅快之极! 但我还是不得不说第三、四卷赶稿仓促了,不如前两卷那般珠圆玉润,有点遗憾。 我自己目前也在写作大篇幅的历史小说(朱元璋),略知其中甘苦、得失吧,所以总是劝说自己尽量多花点心思,使得行文尽量饱满生动,三遍不行,就四遍,将来还有第五遍,六遍。 这些老作家的经验之谈,恐怕就是时间的充分投入了,这一点在姚雪垠身上体现尤其明显。 当然了,由于时代的特殊性,也让他们沾染了很多思想、意识方面的灰尘,令文章的思想性、真实性大打折扣。徐老在这一点上倒不太明显,主要还是太强调所谓抗战了(政治正确的气息太浓,没有看到历史的复杂性),大概这也是其所处时代的体现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