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印中国书画风格与结构分析研究》既是一部论述精要的中国书画发展史的专著,又是一次关于中国书画研究方法的教学示范。作者方闻先生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名誉教授,国际著名的美术史家和文化史学家。在《心印中国书画风格与结构分析研究》中,作者采用“视象结构分析”的方法系统研究了中国书画艺术的发展演变过程,并从绘画语汇及风格造型与图绘内容表现的关系入手,重点讨论分析了唐宋雄伟山水的图绘性表现、作为“心画”的北宋书法艺术的形成、元代文人画家自我表现意识的崛起、明代的复古主义的出现以及明末清初对五代宋元传统之“集大成”等。与此同时,他又密切联系与书画家和作品相关的社会背景材料,旁征博引地从当时政治、哲学、文学思潮中寻绎书画风格变化的历史依据。《心印中国书画风格与结构分析研究》供美术史和文化史研究人员、书画创作和书画鉴定人员、美术院校师生学习参考。
得到听书: 方闻为中国美术分期的基本逻辑,可以说参考了西方美术。西方的一位美术史家潘诺夫斯基,以西方美术的关键变化期文艺复兴为界,把西方美术史分成了三段:文艺复兴之前、文艺复兴和文艺复兴之后。方闻用的也是类似的思路,他认为,中国美术史上也有一个类似的关键变化...
评分2016-09-20 张雨婷 上海书画出版社 当各类艺术史书籍走出书斋,成为大众追捧的畅销书时,“普林斯顿学派”的开创者方闻先生仍只出现在艺术专业圈的视野里,并不为大众所熟知。以下五个关键词为笔者提取出能概括和代表方闻先生的几个侧面,其中也与另一位“大牛”高居翰先生有...
评分得到听书: 方闻为中国美术分期的基本逻辑,可以说参考了西方美术。西方的一位美术史家潘诺夫斯基,以西方美术的关键变化期文艺复兴为界,把西方美术史分成了三段:文艺复兴之前、文艺复兴和文艺复兴之后。方闻用的也是类似的思路,他认为,中国美术史上也有一个类似的关键变化...
评分得到听书: 方闻为中国美术分期的基本逻辑,可以说参考了西方美术。西方的一位美术史家潘诺夫斯基,以西方美术的关键变化期文艺复兴为界,把西方美术史分成了三段:文艺复兴之前、文艺复兴和文艺复兴之后。方闻用的也是类似的思路,他认为,中国美术史上也有一个类似的关键变化...
评分得到听书: 方闻为中国美术分期的基本逻辑,可以说参考了西方美术。西方的一位美术史家潘诺夫斯基,以西方美术的关键变化期文艺复兴为界,把西方美术史分成了三段:文艺复兴之前、文艺复兴和文艺复兴之后。方闻用的也是类似的思路,他认为,中国美术史上也有一个类似的关键变化...
对依据风格学研究断代绘画作品,还是持保留态度。不太喜欢用类似X,V以及所谓“三角形”这样的语汇阐述中国传统绘画。虽然作者有意要建立一种普遍的共同鉴赏的语汇云云。有些个别章节写得不错,很有启示。对作品的分析描述,不如目前所能读到的一些美术史专著来得精彩。好在也能读到一些很有启示的识见,多少抵掉了一点缺憾。整体尚可。
评分方闻先生关于风格系列的三个分期 分离后退、连续后退、同一地平面后退 …几年也没懂
评分思路有点乱,时而以人为主,时而以结构分析为主,时而以“心印”为主。启发是,关注作者(试问谁看完这个不爱倪瓒!)
评分相见恨晚!在方闻的指引下,重新发现了中国山水,有了崭新的观看之道。看画的过程中很感动,尤其是讲元、清时期,画作中的个人是多么令人敬畏的存在啊,的的确确的心印。
评分遣词行文常看得如鲠在喉、毫无通达之感,大约翻译要背一部分锅。因不熟悉原作笔墨而无从判断作者的看法是否精确,这是自己的问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