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53:抑癌基因

P53:抑癌基因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抑癌基因》由英国作者休.阿姆斯特朗撰写。休.阿姆斯特朗是科学、健康与发育组织领域的作家。休先后作为布鲁塞尔与南非的驻外记者,为涉猎广泛的出版物与观众进行了写作,包括《新科学家》(New Scientist)杂志和世界卫生组织及联合国艾滋病联合规划署。多年以来,她在非洲、亚洲及加勒比海前线报道艾滋病大流行的情况。现在,在苏格兰,休为英国广播公司第四频道、英国广播公司全球服务的许多特色栏目、科学栏目及其他项目工作。曾出版的书籍有《生死之事:病理学家的隐秘世界》。

出版者:重庆出版社
作者:[英]休·阿姆斯特朗
出品人:
页数:244
译者:向梦龙
出版时间:2016-9
价格:39.80元
装帧:软精装
isbn号码:9787229112318
丛书系列:科学可以这样看丛书
图书标签:
  • 医学 
  • 基因 
  • 科普 
  • 癌症 
  • p53 
  • 基因技术 
  • 生命科学 
  • 生物学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抑癌基因》一书讲述了发现这个基因的故事,并阐述了人体细胞癌变奥秘的核心。《抑癌基因》不是干巴巴地引用基因教材,而是结合实例,选取真实的案例,为读者介绍癌症基因的发生、发展与防治。p53的突变极易造成癌变在家族中遗传,本书不仅限于实验室,而是带领读者进入到更广阔的世界,去研究冈比亚的发霉花生与肝癌的关系,去巴西南部与遗传性癌症的家庭见面,去更多的国家——从中国到伊朗,在人类的日常生活中洞察p53的工作机理。

《抑癌基因》介绍了新的科学发现和进展,能帮助我们理解癌症这种仍然在人类个体中肆虐的疾病,并借助p53这一关键基因帮助我们在基因和分子水平上理解复杂运作的人体功能。本书兼具科学性和生动性,既可作为生物学、医学和遗传学等学生及科研人员的拓展学习材料,又可作为开拓视野的科普书籍供广大读者阅读。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068|101,《抑癌基因》。 理查德·费曼说,“只要这个定理是简约的大多是正确的,如是复杂的多半是错误的。” 但,这一定律在生命科学貌似不太满足。就p53而言,错中复杂的研究历程四十余年。从癌基因到抑癌基因,从基因到蛋白,从基础研究到基因疗法(首个FDA批准的药物还是在中国,果然敢为天下人之先)。p53蛋白有DNA修复、细胞生长抑制、细胞老化和细胞凋亡之作用,是细胞基因组的卫兵。引发了无限遐想,PRIMA1、Nutlin、PITA巴拉巴拉。 反之而思,生命科学是否“物理、化学”的表型?所以难以存在简约的定律。那,“物理、化学”是数学的表达?

评分

068|101,《抑癌基因》。 理查德·费曼说,“只要这个定理是简约的大多是正确的,如是复杂的多半是错误的。” 但,这一定律在生命科学貌似不太满足。就p53而言,错中复杂的研究历程四十余年。从癌基因到抑癌基因,从基因到蛋白,从基础研究到基因疗法(首个FDA批准的药物还是在中国,果然敢为天下人之先)。p53蛋白有DNA修复、细胞生长抑制、细胞老化和细胞凋亡之作用,是细胞基因组的卫兵。引发了无限遐想,PRIMA1、Nutlin、PITA巴拉巴拉。 反之而思,生命科学是否“物理、化学”的表型?所以难以存在简约的定律。那,“物理、化学”是数学的表达?

评分

从这本书来看,P53这个基因很特别,它几乎存在于人类所有的癌细胞当中。如果真的能把控好这个基因所起到的抑制作用,应该就能作为癌症的一种广谱治疗方法了。但即便看完这本书,甚至是到今天,好像也没有与P53基因相关的疗法广泛利用于癌症治疗当中。当前市面上更多的依然是根据不同基因突破,不要部位癌症的靶向药。而最近比较火的PD-1疗法是不是与P53有关,我暂时还没有了解。如果P53确实有那么大的作用,希望医学科研人员和政府能将更多的资金和精力利用在上面,真的能研发出一种癌症的广谱治疗方法,造福人类!

评分

从这本书来看,P53这个基因很特别,它几乎存在于人类所有的癌细胞当中。如果真的能把控好这个基因所起到的抑制作用,应该就能作为癌症的一种广谱治疗方法了。但即便看完这本书,甚至是到今天,好像也没有与P53基因相关的疗法广泛利用于癌症治疗当中。当前市面上更多的依然是根据不同基因突破,不要部位癌症的靶向药。而最近比较火的PD-1疗法是不是与P53有关,我暂时还没有了解。如果P53确实有那么大的作用,希望医学科研人员和政府能将更多的资金和精力利用在上面,真的能研发出一种癌症的广谱治疗方法,造福人类!

评分

这本书致命伤在于封皮所写的“门外汉也能看懂的”,作为给普通人看的科普读物,行文似乎缺少了一些活泼生动;作为给科研人员的癌症领域入门书籍,内容又缺乏系统性。本身封面的图片和标题就说明了本书的核心内容,靠“科学家的故事”撑起来200多页,说实话还不如去知网看几篇综述实际些。我认为这本书比较适合本身从事这个领域工作,又想加深一下了解的人阅读。另外,那干巴巴的翻译、出现频率极高的破折号也算是这本书作为科普读物的“绊脚石”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