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科学

什么是科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广东人民出版社
作者:吴国盛
出品人:
页数:305
译者:
出版时间:2016-8
价格:49.8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218110219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科学史
  • 科普
  • 科学哲学
  • 科学
  • 吴国盛
  • 哲学
  • 科学人文
  • 社科
  • 科学
  • 知识
  • 探索
  • 方法
  • 真理
  • 观察
  • 实验
  • 逻辑
  • 推理
  • 证据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本书直面现今国人科学概念的误区,即要么把科学等同于技术,等同于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工具,要么把科学看成一种普遍存在的人类智力成就。作者指出:科学成为推动历史发展的强大动力只是十九世纪以后的现象,科学根源于希腊人对于自由人性的追求,因而是一种十分罕见的文化现象。现代科学起源于 希腊科学的复兴以及基督教内在的思想运动,对力量的追求、对自然的控制和征服成为现代科学的主导动机。在数理实验科学的意义上,中国古代并无科学。在博物学的意义上,中国古代有独特且强大的科学传统。

具体描述

作者简介

吴国盛,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研究中心主任。198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空间物理专业。1986年获北京大学哲学系科学史与科学哲学专业硕士学位。1997年成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最年轻的研究员。1995年起师从叶秀山教授在职攻读西方哲学,1998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99年回到北京大学哲学系任教。所著《科学的历程》出版近20年,仍是科普领域的畅销图书。此外还著有《技术哲学讲演录》《现代化之忧思》《反思科学讲演录》《时间的观念》等。

目录信息

序 一
序 二
自序
第一章 现代中国人的“科学”概念及其由来
两种基本用法
科学:夷之长技
科学:来自日本的西方词汇
科学:替代性的意识形态
小结
第二章 西方科学溯源:希腊理性科学
Science 的辞源及其演变
“仁爱”与“自由”:东西方不同的人性理想
“科学”作为希腊的“人文”
自由的学术:希腊科学的非实用性与演绎特征
希腊数学作为自由学术的典范
科学与礼学:希腊与中国的天文学
自然的发明与理性科学的诞生
小结
第三章 现代科学溯源之一:没有基督教就没有现代科学
没有基督教就没有现代科学
大学:自由学术的制度保障
经院哲学:中世纪的科学形态
唯名论革命为现代科学开辟道路
第四章 现代科学溯源之二:数理实验科学的形而上学基础
求力意志:从求真的科学到求力的科学
世界图景化:自然数学化与世界图景的机械化
第五章 西方另类科学传统:博物学
什么是博物学
西方近代博物学的兴衰
博物学的当代意义
重建科学谱系
第六章 传统中国的科学
李约瑟难题
中国古代的博物学
结 语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本书对于当代中国人的意义就正是中国文化中缺失与追求的那一块内容。我觉得作者最后的总结实在精炼,在此原文附上,以飨诸君。 结语 什么是科学?“科学”是日本学者西周时懋1874年用来翻译法文science时生造的一个词。随着西学东渐,这个词连同相应的知识、观念、制度一起传入...  

评分

要进行正确的思考,得有正确的逻辑。而进行正确的逻辑推演之前,概念清晰、准确、必要是前提。而吴教授的这本书就是为“科学”这个概念正本清源的。 合格的现代公民是避免不了谈科学的,不然怎么在微博上吵过转基因和中医话题的敌对阵营的人。但吵不能只是人身攻击嘛,那多没意...  

评分

吴国盛教授的大作《什么是科学》,一口气读下来甚是惊喜,有种相见恨晚之感,读罢有种强烈的动笔的冲动。不敢说是书评,因为个人的认知完全在本书的知识范围之内,对书中内容梳理一番,同时谈一点感想,算是一个学习心得。 一、科学的起源:“求真”的科学与“求力”的科学 科...  

评分

要进行正确的思考,得有正确的逻辑。而进行正确的逻辑推演之前,概念清晰、准确、必要是前提。而吴教授的这本书就是为“科学”这个概念正本清源的。 合格的现代公民是避免不了谈科学的,不然怎么在微博上吵过转基因和中医话题的敌对阵营的人。但吵不能只是人身攻击嘛,那多没意...  

评分

当我们谈论科学时,我们在谈些什么? 技术——比如火箭卫星、转基因、青霉素? 系统知识——比如数学、物理学、天文学,或者人类学、哲学? 价值评判——比如,这很科学,科学发展观? …… 被证伪的科学理论还算科学吗? 与现代科学近乎南辕北辙的希腊科学算科学吗? 每本科...  

用户评价

评分

清晰。推导缜密,水到渠成。解答了我读《科学的历程》时的疑问:中国科学为什么占幅如此之少。作者认为,中国古代没有科学。理解“中国古代有没有科学”,就须弄清楚“什么是科学”。作者从科学哲学角度,辨析希腊文明与中国古代文明的自然观念,接着考察了科学两种前后相继的形态(希腊科学和近代科学)的形成与发展,最后重点阐述博物学这一重点分支。荡涤其中涉及的诸多大众误解,比如,1.区分科学与技术;2.现代科学是在宗教基础之上诞生的,而不是通常以为的“宗教是科学的天敌”,布鲁诺的故事是一种误导;3.原来“本科”这个词是蔡元培先生发明的,蔡先生继承了欧洲大学的自由七艺传统,主张严格区分文、理两科和应用科学,后者应为专科,而我们现在的“本科”混淆了“学”与“术”、“本科”与“专科”的区别,教育概念混乱,自相矛盾。

评分

在得到上听过,解读的人水平很差啊,让我觉得这本书很空洞。机缘巧合看了原书,哈哈哈庆幸。强烈推荐一下。https://m.weibo.cn/1927070524/4333806699767351

评分

清晰。推导缜密,水到渠成。解答了我读《科学的历程》时的疑问:中国科学为什么占幅如此之少。作者认为,中国古代没有科学。理解“中国古代有没有科学”,就须弄清楚“什么是科学”。作者从科学哲学角度,辨析希腊文明与中国古代文明的自然观念,接着考察了科学两种前后相继的形态(希腊科学和近代科学)的形成与发展,最后重点阐述博物学这一重点分支。荡涤其中涉及的诸多大众误解,比如,1.区分科学与技术;2.现代科学是在宗教基础之上诞生的,而不是通常以为的“宗教是科学的天敌”,布鲁诺的故事是一种误导;3.原来“本科”这个词是蔡元培先生发明的,蔡先生继承了欧洲大学的自由七艺传统,主张严格区分文、理两科和应用科学,后者应为专科,而我们现在的“本科”混淆了“学”与“术”、“本科”与“专科”的区别,教育概念混乱,自相矛盾。

评分

这些年埋头于科学,也曾思考过什么是科学,但是看这本书的时候依旧有种视野大开之感,尤其是第一章。看完之后我真想把这本书甩到曾经一个信誓旦旦说科学就是要解决实际问题的矮子物理男的脸上。

评分

科学史类型的暧昧回答,系论文拼凑而成,不够连贯。学到了一些新的名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哈图书下载中心 版权所有